????編者按:
????今年7月召開的山東省委十屆十二次會議確定,山東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精準有效的措施推動穩增長調結構,著重把握“四個關鍵環節”,努力實現八個方面新進展。圍繞這個主題,10月12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在濟南啟動。活動將通過全國新媒體的視角,全方位展現山東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迎難而上、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和成就亮點。
????10月7日起,大眾網、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大眾網官方微博、微信全平臺推出系列文章——行穩致遠在擔當,圍繞“一個定位,三個提升”,從項目園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以及促進消費改善民生六個方面,宏觀講述山東“穩調”故事,全景呈現為“走在前列”而奏響的山東樂章。
????“行穩致遠在擔當”(48)
????臨沂治污有成,拉直了多個問號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劉同江
????走進臨沂,與別處不同,給采訪團的文件袋,不是塑料和紙做的,而是布袋,很結實,可以反復使用。里面除了雙面打印的市情介紹明白紙,還多了一本環保手冊、一本節能環保產業文件匯編,足見臨沂人落細落實環保工作的用心之深。
????聯想到前一陣因鐵腕治污引發的“輿情風塵”給臨沂帶來的壓力和影響,這次采訪筆者特別關注其環保工作現狀。參觀國內最大的人工濕地武河濕地,體驗臨沂市智慧環保應用平臺監管能力之神奇,與干部群眾和企業家交流,一個印象漸漸清晰:臨沂治污正在深刻轉變,由一時應急向久久為功轉變,由不得不做向生態文明自覺、自信、自強轉變。前九個月,臨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大污染物改善幅度分別居全省第1、第1、第1、第3位。行政村全部設立專職環保主任的做法全國領先;上半年獲生態補償金居全省第一。
????實績最有說服力,臨沂治污有成,至少拉直了以下幾個問號。
????兩難問題,能不能短期突破?既要經濟增長、財政增收,又要水清天藍,有時候兩者難以兼得。但臨沂的實踐證明,只要認識到位、一心為民,有魄力、敢擔當,兩難并非過不了的關。在臨沂,治污工程必須按時優質完成,責任人“要么交竣工報告,要么交辭職報告”,全市把治污作為結構調整的第一導向、企業升級的第一道門檻、城鄉建設的第一任務,把“三嚴三實”體現在環保治污的第一線,迅速扭轉了形勢。無論什么難關險隘,有了這種精神,都有可能沖過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能不能迅速從共識變共為?環保也是生產力,生態文明也是寶貴資源,這日益成為共識,但直接實現并讓人自覺踐行,則有一個過程。臨沂通過教育、管理、改善民生、典型示范等綜合措施,讓綠水青山盡快變現為金山銀山,用事實教育人們。前九個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5.1億元、增長11.9%,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山東泰森日利木業公司以生產櫥柜、門為主,是臨沂木業龍頭企業。公司在產品上主動使用甲醛含量為零的漆料,遵循行業最高環保標準,雖然成本不低,但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效益反而有了保障。市民到水質變好的河岸、濕地休閑、垂釣,享受環境改善的紅利,環保意識得到提高。
????對傳言、炒作,最好的應對辦法是什么?隨著網絡普及公共事物引發的輿情風波甚至風暴越來越多,對政府治理能力、應對水平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臨沂面對“治污導致多少多少萬人失業”之類的傳言,一方面按照輿論傳播規律予以應對;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難題、辦實事、推進發展、改善民生上來。他們投巨資建設的智慧環保應用平臺,用大數據治污,先進到可以及時發現企業超標排放,并遠程關閉排污口。靠高科技和真管嚴管,截至目前全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130起,同比增長75%,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呼吸順暢,市民滿意率提升。其實,輿情包括“負面”的輿情,就像疼痛是人體的自我保護一樣,是社會的一種報警信號,與其逃避、壓制,不如檢查自身工作是否有問題,如果有就及時解決,如果沒有也可提高警惕,“無病防病”,從這個意義上,做好本職工作、解決現實問題,是對輿情最有效的應對。
????一個總的感受就是,在推進環保治污上,臨沂全市上下有定力、有辦法、有追求、有效果。建設生態文明,是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的重要任務,也是一項涉及理念更新、利益調整的革命性艱巨任務,各地都需要有如山的定力、如虎的魄力,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不為噪音所擾,扎實建設好美麗齊魯、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