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煙臺蓬萊機場,感受新煙臺的“起飛”之勢
????煙臺,政府服務做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墊腳石”
????今年6月1日,煙臺中韓產業園新聞發布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韓國首爾成功舉辦。就在當天,煙臺市委書記孟凡利現場宣布:煙臺中韓產業園將全力打造中韓產業合作的“升級版”,使其成為中韓自貿區合作的范例。
????作為一座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城市,煙臺與韓國的經貿往來、民間交流由來已久。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煙臺正在通過推進中韓產業園建設,全力構建中韓產業合作的“升級版”。煙臺中韓產業園規劃總面積349平方公里,包括新興產業區、臨港經濟區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形成“一園三區”空間布局。
????煙臺中韓產業園建設是在政府主導下,通過科學規劃和布局,把國外的企業領進來,促進合作效益的最大化。除了這樣的大項目建設之外,為了給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企業服務,煙臺市的相關部門也“蠻拼的”,做起了企業的保姆,不斷創新著服務模式。
????煙臺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煙臺今年將舉辦“一帶一路”說明會、境外投資促進會等多場活動,還將建立沿線國家政策項目信息庫,對中方協議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建立跟蹤服務制度。
????為了給企業服務,煙臺探索了一種模式:海外園區式發展,企業服務企業——龍頭企業在國外建園區,中小企業跟進配套,單槍匹馬闖天下變集群式“抱團”闖世界。如,萬華集團在匈牙利建有一個產業園,從水電設施到醫院賓館一應俱全,當地還有36名帶槍警衛全天候執勤。為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萬華還在國內舉行了多場推介會,中國企業可“拎包入住”,產業鏈上多方共贏。煙臺致力于在“一帶一路”沿線開辟“煙臺村”乃至“中國村”。
????孟凡利對煙臺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是“做尖兵”。他認為,“一帶一路”沿線新興經濟體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廣袤藍海,總人口約44億的“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之路,更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廣闊舞臺。煙臺深刻把握這一機遇,借勢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謀劃改革發展與對外開放良性互動,著眼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經濟轉調,引導更多企業走出去。
????據介紹,2015年前6個月,煙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8.07%,分別高于全省、全國0.7和1.9個百分點。上半年,煙臺全市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13億元、利稅740.7億元、利潤567.5億元,分別增長6.1%、5.1%和5.8%,三項指標總量分別居山東全省第1、2和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