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芯鋼軌道交通新型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降噪、阻燃保溫、耐腐耐候等優異功能
青島新聞網10月12日訊 可能你不知道,之前很多高鐵風道的復合材料全靠進口,下訂單到收貨起碼得3個月,出現質量問題還得等國外廠家派技術人員來解決。但現在,山東一家企業——圣泉集團打破了國外壟斷,開發出輕芯鋼軌道交通新型復合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這個材料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降噪、阻燃保溫、耐腐耐候等優異功能,用于高鐵列車內飾材料后每節車廂可減重1噸以上,對于高鐵安全提速意義深遠。
12日,在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輕芯鋼”項目生產車間內,車間生產主任王慶冀當場給記者做起試驗。他拿起一桿燃燒溫度達1700攝氏度的乙烷噴槍,朝一塊厚度僅一厘米多的輕芯鋼板材進行噴射,板材表面遇火苗后開始碳化變黑,但一直燒了15分鐘,這塊輕芯鋼并未燃燒,只輕微地冒出幾縷煙。記者用手觸摸噴槍噴射位置的背后,絲毫不覺得燙手。王慶冀說,輕芯鋼是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其強度比玻璃鋼堅硬結實,密度重量只有玻璃鋼的五分之一,而且安全阻燃。這種新型復合材料,此前只有德國一家企業能夠生產,濟南圣泉集團花了費兩年多時間研發,目前技術成熟,產品已大批量投放市場,今年市場有望實現10倍增長。
近年來,中國高鐵迅猛發展,背后是碳纖維等各類高科技纖維材料的運用。這些材料使高速列車擺脫了傳統鋼結構車身,實現了超輕量化,速度加快的同時能耗大為降低,但碳纖維等材料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大規模使用。同時,高鐵內飾材料必須具有阻燃、環保等功能,且相關物理性指標要求極高。兩年前,圣泉集團一名技術人員到我國一家大型列車風道生產企業走訪客戶,這家企業老總向他抱怨,用于生產高鐵風道的復合材料全靠進口,下訂單到收貨起碼得3個月,出現質量問題還得等國外廠家派技術人員來解決。如果你們能研發出來,咱就不用進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