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穩致遠在擔當”(6)
????簡政放權,為創業創新“開門鋪路”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呂海峰
????入駐基地+創業孵化,這是山東助小微企業騰飛的一大抓手。如今,山東小微企業數量多達百萬,為進一步促進他們創業創新,山東最近又連發五個政策“紅包”——在登記制度、貸款融資、創業補貼、費用減免以及扶持創業場地方面,給予了小微企業真金白銀。(10月8日大眾網)
????眾所周知,提升工作標準,提高工作效率、簡政放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既是我們當前行政機關的一次“自我革命”,也是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實現經濟新常態的重要途徑和保障。為此,山東省積極貫徹和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精神,強力推進簡政放權,為加快推進創業創新開門鋪路。
????提升工作標準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高辦事效率。回眸過去,不難發現,許多網友都或多或少遇到過“辦事難”的問題。比如,轉戶口時,有時會因異地信息未聯網,讓老百姓疲于奔命;許多的中小企業報批項目,還經常會遭遇“馬拉松式的審批,旅行式的蓋章”等。由此可見,許多的審批程序和“行政關口”,事實上,已經變成了阻礙百姓辦事和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同時,也給個別腐敗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因此飽受詬病。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為使人民群眾的創業創新的過程更順暢、經濟發展之路更通暢,在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同時,山東各地還積極為企業“減負”,全面打響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攻堅戰”,提出了做行政審批最少省份的目標。經過強力清理,截至目前,取消和下放了400項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涉及投資領域120項,生產經營活動領域131項,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56項,社會管理領域91項,幾乎削減了所有審批事項的三分之一以上,辦結時限也比法定時限縮短50%以上。這一系列的惠民措施給老百姓和企業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激發了全社會的投資和創業熱情,使山東成為了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省份之一。
????同時,面對轉方式調結構,山東各地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反“四風”要求,配合簡政放權,創造性工作,推出許多提高辦事效率的好方法,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了市場活力“加法”。今天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這條經驗又被廣泛應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業創新的動力不斷增強,山東的社會經濟必定會在提質增效的道路上取得快速發展。
上一篇:唱足“一圈一帶”里的文化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