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事件,戰火遍及所有有人類定居的大洲,超過5000萬人在戰爭中死亡,全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遭到嚴重摧殘。而且,二戰的影響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遺產是理解當今世界難以繞開的話題,而它壯闊而又悲愴的戰爭畫卷也始終沖擊著后人的心靈。
???? 本書作者約翰·基根是當代著名軍事史家,長期任教于世界頂尖軍事學府,在軍事理論領域很有建樹,本書亦是二戰戰史中的權威著作。本書以二戰戰事本身為關注點,從戰爭中的技術與人性兩個角度進行了結構分明、層次清楚的敘述。在地域上把戰爭分為東線、西線、太平洋戰場,分別按照時間段加以敘述。首先關注領導人所面臨的世界政治環境、他們的戰略困境及其決策給戰爭進程帶來的影響。同時他對每次重大戰役都做出了相當詳細的敘述和點評,對二戰中出現新的戰爭形態,如裝甲戰、航母戰、坦克戰、空降戰、城戰等均以相關戰役加以闡釋。
???? [文摘]
???? 閃電戰(Blitzkrieg)是個德語詞匯,不過在 1939年前德國軍隊并不知道這個詞。這是西方新聞記者的杜撰,他們使用這個詞來讓讀者知道,在三周時間內,德國在與裝備不良、數量又少的波蘭軍隊進行陸戰、空戰時,在速度和破壞性方面的某些特性。然而,正如德國將軍們自己欣然承認的,波蘭戰役并非是對軍隊戰斗力的公平測試。盡管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納粹德國國防軍比不上舊的帝國軍隊——這種看法使希特勒在11月 5日召開的帝國總理府 (Reich Charreellery)會議上對總司令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her yon Brauchitsch)將軍大發雷霆——行動緩慢的波蘭步兵師根本敵不過古德里安(Guderian)和克萊斯特(Kleist)的機械化先頭部隊。閃電戰恰當地描述了波蘭遭遇的戰事。
?
上一篇: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盧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