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原四方區的南山社區開始設立助老大食堂,此后,不少社區躍躍欲試,今年,市南、市北、李滄預計有六七十家助老大食堂啟用,“社區食堂”的網絡將進一步“密織”。
????在采訪中,不少社區“當家人”對此表示,“助老大食堂,可以幫助那些午飯沒有著落或者存在困難的老人解決一塊心病,而且,還能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區的一種溫暖。”
????空巢老人: 午飯不再是難題
????市民姜倫華雙腿有疾,每天,兩個女兒在上班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排父親如何吃飯。去年,李滄區永清路街道振華苑社區開起助老大食堂,姜倫華像等到了 “福星”一樣高興,“一頓8元,我的吃飯問題有了著落,閨女們可以少操心了!”
????姜倫華的生活難題其實是不少家庭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不能做飯又無兒女照顧的老人,常常吃不到熱騰騰的飯菜;能做飯的老人,也不是頓頓愿意開火,尤其是寡居老人,吃剩菜剩飯更是家常便飯……無疑,助老大食堂是解決老人吃飯問題的方法之一。
????振華苑助老大食堂自去年9月10日啟用至今,每天的顧客人次基本保持在30人以上,另有15戶居民需要送餐。最近一段時間,由于社區所轄范圍重新劃定,又有永年路3號院的部分居民提出送餐需求。
????“在供不應求的這種情況下,社區正在琢磨購置一輛電動車,配上保溫箱,聘請志愿者去給住得遠的老人送餐。”振華苑書記姜先敏說,“在我們社區,助老大食堂確實做到了一些老人的心坎上。我們社區的老年人比例在20%,其中又有不少空巢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助老大食堂開設前,就有不少老人前來探聽社區的意向。”
????社區當家人: 除了吃飯,還有社交
????4月26日中午,在虎山路街道金水路北社區助老大食堂,徐天雯、魏秀軍、李文香已經在這里吃午飯吃了5個多月。
????“助老大食堂讓我們這些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否則,多是悶在家里看電視,到了飯點找些零食打發一下,就算吃飯了。”現在,魏秀軍的生活越來越有規律:每天中午到助老大食堂就餐,和飯伴們邊吃邊嘮嗑,還相約著在小區里逛一圈,然后回家午休。
????在振華苑、百通馨苑社區,助老大食堂每周的餃子宴人氣最火爆。“餃子是老人最愛吃的,而且老人也喜歡在一起包餃子。”百通馨苑書記鐘儀潔拿出一份 “排班表”,上面有二十幾位老人的名字。
????黑響麗、姜美玉、張香英是助老大食堂的常客,也是助老大食堂的志愿者:“在家一個人做飯沒有動力,在食堂里,大家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干起來特別有勁頭。”
????李滄區民政局負責助老大食堂項目的郭可敬說:“助老大食堂也是老人出來散心和交流的社交場所,可以解決社區存在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生活照顧等多種問題。”
????政府部門: 補充日間照料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助老大食堂主要采取非營利性、政府主導的運作模式。以全市率先推出助老大食堂專項資金補助的李滄區為例,該區對助老大食堂的運行補助進行了詳細規定:純城市社區和村改居社區,助老大食堂通過新建、改擴建或從現有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及日間照料中心調劑使用的,按照用房面積70-90平方米、91-110平方米、111-150平方米,原則上每年分別給予 1萬元、2萬元、3萬元的場地補助;通過租賃、借用等方式取得房屋使用權的,使用期限要達到3年以上,每平方米每年給予最高260元的租賃補貼。人工、水、電、燃氣,區財政每處每年給予8萬元補助,困難老年人用餐、送餐補貼據實補助。
????“有了政府托底,社區可以不為食堂運營成本發愁,心里也排除了不少顧慮。”負責養老的李滄區民政局王俊榮介紹,今年,李滄區將建成至少14家助老大食堂,主要向老年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傾斜。
????“助老大食堂可以補充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功能。”李滄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根據全市社區服務中心配建或擴建要求,日間照料中心是社區做好為老服務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