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我省“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將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舉行。即日起,大眾網推出“‘一圈一帶’看山東”系列評論,解析“一圈一帶”戰略規劃實施,解讀區域戰略發展帶來的民生福祉。
????“‘一圈一帶’看山東”系列敢當時評之一
????發展“一圈一帶”需放寬視野、審視周邊
????大眾網評論員 韋國騫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的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11月視察山東時,對山東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也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協調推進改革,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爭最大綜合效益。要善于把自覺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和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2013年8月,《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已經省委、省政府研究通過,這標志著山東“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正式啟動。“一圈一帶”的發展對于打破山東東、中、西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山東上承“環渤海”下啟“長三角”的戰略樞紐地位也有巨大提升作用。應當看到,現在的經濟,是開放的經濟。而從中央要求和自身省情來看,在“一圈一帶”的發展中,必須要放寬視野,要有統籌協調發展的意識。
????這些年來,山東大力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目前在全省形成了“兩區一圈一帶”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格局——在東部,以發展藍色經濟和高效生態經濟為主導,大力實施兩個國家戰略;在中部,以濟南為核心,構建經濟緊密型和一體化發展的城市群經濟圈;在西部,以條形布局、鄰邊經濟為特征,打造相對于周邊地區而言的經濟隆起帶。要形成基礎設施互聯、產業協作互補、資源要素共享、生態環境同治的大格局,這幾個區域的發展就不能各自為戰,而必須放寬視野、審視周邊,既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又要合作對接,發揮區域契合、政策疊加優勢。
????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發展為例,就應該放寬視野、審視周邊。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在空間方位上位于我省東、中、西三大片區的中間地帶,在發展程度上介于東部發達和西部欠發達的中間狀態,在產業轉移上處于東部與西部交流互動的中間區域,對于優化全省生產力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要的區位優勢,決定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在發展中要努力與外部區域板塊協調互動。向東,要與藍黃兩區密切呼應,放大藍黃兩區的輻射帶動效應,也為藍黃兩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向西,要發揮比較優勢,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也為自身發展拓展腹地;向南、向北,要主動加強同長三角、京津冀的經濟協作,探索經濟合作的方式和渠道,才能把自身做大作強。
????不妨再來看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也應該放寬視野、審視周邊。我們知道,西部經濟隆起帶在發展過程中要打造“四個高地”,所謂“高地”,就是與周邊地區相比要獨具發展優勢,能對周邊地區產生吸收優質生產要素的“海綿”效應和商品流通、產業輻射的“泵壓”效應。要發揮出這兩種效應,就要重視冀蘇豫皖等周邊地區的發展情況,加強與周邊市場的互動合作,要有意識把自身的發展融入到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
????發展不平衡,是山東省情的一個明顯特征。可以說,讓“一圈一帶”在發展過程中放寬視野、審視周邊,是推動山東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山東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爭做領頭雁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