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剛滿1個月的城陽就業網目前日點擊量已超過1000,火爆的人氣背后是一系列宏大數據:近38萬城陽區戶籍人口就業信息,占到該區戶籍人口總量的92%;12.5萬外來人口在城陽的就業信息;7300多家當地企業信息……據悉,通過便捷的就業網、就業信息庫,以及延伸到社區的技能培訓學院,城陽區真正實現了對企業和自然人的直接公共就業服務,為企業用工、居民就業提供了極大方便。
????信息庫月底“全覆蓋”
????摸清“家底”是提高就業服務效率的關鍵。今年4月起,城陽區著手采集全區所有戶籍人口、外來人口信息,建立了區、街道、社區三級信息采集聯動機制,共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在對企業、自然人進行信息采集的同時,該區還投資近100萬元,建設了“城陽就業信息庫”,將采集的企業單位及居民信息全部網絡化、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到本月底,該區的就業信息庫將實現全覆蓋,并保持半年更新一次的頻率。
????在建成就業信息庫的基礎上,城陽區又投資30萬元建設了“城陽就業網”,并開通公共微信平臺,將各類用人單位的動態用工信息通過就業網發布,同時發布人社系統所有對外服務政策和工作流程,直接把就業政策“送”到居民手里。
????城陽區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將來該區就業信息指導員將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方式,根據企業和居民的不同需求,通過就業服務熱線進行 “一對一”服務。
????技能培訓“零距離”
????2012年大學畢業的張琳雪今年初與朋友合伙在城陽區繁華路段開了一間咖啡店。起初,缺乏創業經驗的她干起來很吃力。前不久,城陽街道工作人員告訴她街道的社區學院要辦創業培訓班,小張立刻報上了名。“專業的創業指導老師給我們詳細講解了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對我幫助很大。”她說,雖然現在店里的生意還不是很紅火,但隨著周邊幾個大的寫字樓入駐率提高,人流量一定會越來越大。
????為切實把居民迫切需求的職業技能培訓送到群眾家門口,去年下半年開始,城陽區著手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技能培訓體系,大規模開展居民技能培訓提升工程。目前,已在百姓樂園設立了區級技能培訓學院,在6個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社區技能培訓學院,每個社區均配備1名以上專職勞動保障協管員負責收集居民的培訓需求信息。居民從提報技能培訓需求,到參加培訓,都可以在街道甚至社區完成,且全部免費,初步實現了技能培訓的 “零距離”、“零門檻”。
????按照就近培訓原則,城陽區的所有職業技能培訓都盡可能在街道甚至社區舉辦,方便居民在家門口接受培訓。今年1至8月份,該區人社部門共舉辦居民職業技能培訓93個班次,涉及專業達26個,茶藝、電子商務、營養配餐員等多個專業都是根據居民需求首次開班,參訓總人數2800多人。其中,62個班次在街道和社區舉辦,只有31個學員較分散的班次在區技能培訓學院舉辦。
????引領人才“進高地”
????在為普通居民提供零距離公共就業服務的同時,城陽區還努力給高端人才創業就業提供優質平臺。
????今年1月份,我市首個博士創業園在城陽區正式啟用。入駐園區的企業除了可以享受到園區提供的近20項補貼、扶持和減免政策外,還可以享受到城陽區提供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資金扶持和購房補貼等優惠政策。
????“我們的目的就是將這些處于初創階段的企業扶上馬再送一程,讓這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走得更遠一些。”城陽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桂英說。
????截至目前,博士創業園已有30家企業入駐,各項目團隊中共有博士等高端人才52人。
????與此同時,專為大學生打造的城陽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也正有序推進,現已建成LAVE公社、海都文化產業園油畫城2處基地,總建設面積達16000平方米。
????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逐步形成以博士創業園為引領、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跟進互動、資源共享、互為促進的人才引進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