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之美來自一種獨特的韻味,一片城區之美更多的是每一個細節的嬗變。大到成片的筒子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翠綠環繞的休閑廣場,現代化的新小區,或新興產業園區;小到門前的衛生死角不見了,悄然變成一處群花爭艷的花壇——正如《清史稿·食貨志一》:“蓋屯衛嬗變,時勢然也。”
????2012年12月3日,新的市北區,再一次經歷了青島歷史上行政區劃調整的重大考驗。人口達到100萬人,危舊房改造占青島市總量的70%,全區人居環境、民生幸福指數面臨更大壓力;一大批老企業如何騰籠換鳥,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更大挑戰——然而,在過去的500個日日夜夜里,市北區大力弘揚“包容、創新、激情、超越”的市北精神,讓這片區域發生著悄然的變化;而老城區的嬗變之美,讓人時刻感受到創新超越的激情從未削減。
????■關注民生演繹“城變”之路
????城變,不是城市之變化,而是城市之變革。
????2012年12月1日這一天,注定將在青島歷史發展中留下輝煌的一筆。
????這一天,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高度,做出了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從這一天開始,新的市北區委拉開了新區融合發展的序幕,并提出:全面構建“一帶突破、雙核引領、三區集聚、四軸展開、多園支撐”的空間布局,突出抓好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城區品質、持續改善民生三大任務,著力打造商務中心、創新高地、文化客廳、藍色新岸、宜居家園,加快建設高品質宜居幸福城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機遇和挑戰,一年多來,新市北區循著夢想開啟新的嬗變之路,加速度上演著最為激動人心的城市變革。
????就在這個時節,走進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老廠區,再也聽不到機器的轟鳴。去年10月31日,這家有著66年歷史的企業全面停產,開始搬離主城區。而這,僅僅是市北區進行老企業搬遷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市北區今年預計投入3.37億用于政府實事辦理,比2013年增長13.6%;其中,全區已投入1832萬元救助家庭困難居民,惠及4萬余人次,全區養老已投入1446萬元用于購買各類養老服務,已投入580萬元提升16所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
????投入1800余萬元,用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提供的各類養老服務。
????與此同時,全區共有養老類社會組織79家、養老類社區社會組織969家,為全區1414名困難老人提供89萬余小時的居家養老服務,146處日間照料中心日均服務老人4894人次……投入資金2.3億元,大力推進視頻監控“天網”工程建設,新建2100余個監控探頭和17套治安卡口,實現了全區覆蓋。
????如今放大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北星羅棋布的街道、正在招商的空地、正在完善的商貿店鋪……這里的數十萬民眾,數千家的企業,在新市北融合、創新、提升、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一個城區戰略思維和與時俱進的能力。
????新市北,生動演繹著中國特色的“城變”之路,它所折射出的不僅是一個老居民城區重振雄風的傳奇,也是一個典型中國傳統老工業區細胞再造的真實聚焦。
????■穩步推進改造老舊樓院
????縱觀青島百余年間的城市發展脈搏,從某種程度上,市北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商脈。說它是文化底蘊,因為代代相傳歷史淵源和民土風俗;說它是商脈,因為老城區通常是一座城市的人文中心和商貿中心。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城區也一度被視為青島“大雜院”、“棚戶區”和“大宿舍”。 據統計,原市北區與老四方合并后的新市北區有40個集中危舊房片區,173處零星片,涉及居民4.45萬戶,約156萬平方米,占青島市總量的70%。做好市北區的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工作,的確是一件十分艱難而緊迫的事情。
????吳淞路9號是四合院性質式的二層小樓,院子不怎么大,被各種雜物堆得滿滿登登的。二層樓的連廊每隔幾米就有一個“中國風”式的柱子,紅柱子之間繩子上晾著被單、衣物、拖把、小孩的玩具等等,各種線路、繩子在院子的空中來回穿梭,好似罩著一張大網。
????“跟劈柴院差不同同齡,原本是德國人蓋的軍用宿舍,4.2米的房高是最大特色。”王老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青島人,在這附近經歷了從出生、成長再到年邁。“記得小時候,這還是一片片破舊趴趴房,大伙像在大雜院一樣聚居。”董爺爺說,當時能住上這房子很“牛氣”, 由于離著中山路近,吳淞路在30多年前非常繁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別人都非常羨慕呢!“現在不行了,全家擠一個小屋不說,老樓還又潮又冷,舊的掉渣。全院30多口人共用一個茅房,幸虧聽說馬上就可以整治了。”
????據了解,目前吳淞路9號已被列入待改造的棚戶區改造范圍,但該片區范圍較大,很多房屋屬于風貌保護建筑。為做好征收工作,需要統籌協調好資金、房源等有關工作,計劃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妥善安置、自主征收的工作思路,爭取明年起分期啟動房屋征收工作。
????對市北人而言,“區劃調整”帶來的不僅僅是行政機構上的變革,更多的是城市的進化、生活的變遷。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北區加快了拆遷改造的步伐,據了解,鞍北啟動片、大連路南側以及晶華二期等項目已列入本年度計劃。時至今日,市北區已把鹽灘舊村、廣饒路兩側、鞍北啟動片、大連路南側以及晶華二期等改造計劃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各棚戶區改造項目初步工作計劃業已擬定,部分項目7、8月份將按程序開展公示補償方案、確定異地安置房源等工作。 截至目前,全區已經啟動15個集中片和30處零星片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居民14054戶。
????今年,市北區在關注民生方面投入了更大的氣力,重點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改善轄區居民居住條件,不斷提升城區形象品質。大港緯四路以東、東安路等5個項目房屋征收已進入收尾階段;櫸林山片區、瑞昌路三角地等7個已啟動項目房屋征收進程。還將適時啟動廣饒路兩側、鞍北一期等5個項目房屋征收,對上海路42號、溫州路29號等47處危舊陋房進行維修加固。安置房建設步履加快,年內開工建設異地安置房源2000套,加快推進吉林路泰山路、大水清溝等13個項目安置房建設、做好人民路285號和危舊房零星片改造項目約1000戶居民的回遷安置工作。出臺相關政策,吸引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棚戶區改造,走出舊城改造資金短缺困局,早日讓老舊樓院居民住上新居。
????■全民參與打造潔凈家園
????與占全市70%的危舊房改造任務相比,市北區垃圾桶也是最多的,竟達到2萬多個,而一天產生的垃圾量約占市內三區的60%,老城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竟高達25000人,比上海還高。如此環境壓力,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電動清洗消殺車清洗垃圾桶只需兩三分鐘;價值30萬元的微型掃路車可以進入社區小巷進行清理,大大減少了環衛工人的作業量……今年市北環衛配上了一批“高科技”新裝備,目前先在7個街道試點,今后將在市北區的環衛作業上進行全覆蓋。
????走進海倫路街道海昌社區,筆者看到這里停放著剛購置來的新設備。環衛工人先是將消殺噴劑倒入電動清洗消殺車一側的存儲空間內,然后拿著噴灑頭對垃圾桶全身進行噴灑。連接車體和噴灑頭的管子長達10米,可以靈活作業。對垃圾桶進行噴灑后,環衛工人再用抹布對桶身進行擦拭,只用三分鐘垃圾桶就變干凈了。“我們自籌資金30萬元,在全市率先引進電動清洗消殺車20部。”據市北區環衛二公司總經理任洪忠介紹,“我們公司的保潔責任區覆蓋7個街道,有7000余個垃圾桶,20輛車可對居民垃圾桶進行定時清洗沖刷。”據介紹,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這種電動清洗消殺車充滿一次電可以工作三天。同時投入資金30萬元,為環衛作業車輛加裝了北斗定位監控系統,全面實現了環衛作業車輛管理的信息化。另籌措資金100萬元,購置保潔車500輛,配發給環衛工人,為環衛工人保潔作業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條件,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人的作業效率。
????據市北區城市管理局介紹,今年市北區全面提升環衛設施功能和機械化作業水平。投入135萬元,采購1200余個果皮箱,全區主干道果皮箱完成標準化配置;投資近300萬元,采購240 L垃圾桶1萬個,更新了破舊臟污的垃圾桶,使居民生活垃圾容器配備齊全;投資250萬元,升級改造公廁15座,新建公廁1座,改善公廁服務條件。投資220萬元,新建垃圾收集站2座,使垃圾收集站布局更加合理。在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市北區城管局克服困難,籌措2030萬元,采購了灑水車10輛、濕掃車10輛,洗掃車4輛,高壓清洗車1輛,垃圾收集車33輛,大幅度提高環衛作業的機械化裝備水平。目前市北區共有灑水車、濕掃車,洗掃車,高壓清洗車、垃圾清運車、收集車等各類機械化作業車輛600余輛,嚴格按照規范的作業流程,極大提高了環衛保潔工作效能,全區機械化保潔率主干道已達到100%,次干道達到75%以上。
????今年以來,市北區利用周末時間街道辦事處牽頭組織全區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社區居民、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結合世園會周邊整治、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集中整治等重大活動,開展了5次大規模的集中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市北區共發動約3萬余人次,共清理了1200余處衛生死角、亂堆亂放,清除了數萬處非法小廣告,清運各類垃圾雜物600余車次。
????通過近幾年的“潔凈家園”活動,有效解決了多年未解決的衛生死角和難點問題,使轄區的環境衛生質量得到持續提升,為轄區居民營造出了整潔、文明、有序的生活環境。在全區營造出了“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全民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山水治理提升居住品質
????來到蚌埠路南側的雙山腳下,一片爛漫似錦的“梯田花海”映入眼簾。和1年前垃圾遍地的場景相比,雙山實現了180度大轉彎,遍地是鮮花,處處是美景。順著盤山公路往上走,首先看到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大型梯田花海,一級級階梯上面種著色彩繽紛的花朵,花種繁多,包括毛鵑、矮牽牛、波斯菊和金葉女貞等,各種鮮花錯落有致,十分繽紛艷麗。
????這就是市北區投資6000多萬元打造的雙山公園,依托原始山體而建的“花海梯田”層層疊疊,各式花卉綻放花海片片。5000平方米的薰衣草廣場和1600平方米的櫻花大道唯美壯觀。夾嶺山綠化面積達15000余平方米,樹種齊全,樹蔭濃郁,為城市中難得一見的綠色景觀軸,可供周邊10萬市民在此休閑娛樂,擁享一隅消閑天地,閑暇之余散步休閑,呼吸清新空氣,回歸自然生態。
????今年為迎接世園會的召開,市北區開展了“綠化市北,扮靚世園”活動,在今年的新一輪植樹增綠行動中,該區突出節點上做精品、線上做綠帶、面上全覆蓋,提升綠化品質;轄區26條主次干道、公園、廣場、立交橋、特色街等主要節點擺放花卉、設置景石、綠雕等獨特標識物,增加綠化看點;在重慶南路、遼源路等4條直通世園會的主干道加大綠化養護力度,形成4條綠色大道。繼續推進水清溝東山、雙山等山頭二期整治,為周邊居民打造休閑健身的綜合性公園。同時,還將集中提升25處庭院綠化,對16.8萬平方米的舊住宅小區進行綜合整治。
????與此同時,以清淤、截污、綠化景觀等為主要內容,對過城河道及流域截污進行重點整治,清理水清溝河、鄭州路河、海泊河內垃圾,硬化、修復、綠化美化河堤。結合村莊拆遷和管網配套,逐步取消臨時截污措施,實現永久截污。改造東山路、郭口路等排水管網,解決杭州路、敦化路小區等老城區排水及群眾投訴集中的樓院古力冒溢等問題。同時,加大機動車排氣污染的監管,確保道路行駛黑煙車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
????哪里有非法排污,馬上上傳QQ群、微信群,環境稽查支隊將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趕到現場查處。近日,市北區28名“環保義務監督員”上崗,一旦發現非法排污,僅需幾秒鐘就能將污染情況反映給執法部門。“監督員通過QQ群、微信群等手段,一旦發現有違法排污現象,情況將第一時間傳給環保執法人員,盡快查處。100名“市北環保志愿者”來自青島科技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兩所大學,主要職責是協助環保部門,開展好環保宣傳活動及社會調查工作。下一步,環保部門還將開展“污水直排環境隨手拍”“煙粉塵隨手拍”等活動,市民將環境違法問題反饋給環保部門,還將獲得獎勵。
????■整治道路方便居民出行
????老城區的道路承載著歷史,也承載著萬千百姓的喜怒哀樂。
????“以前兒子開車走在這條路上總是感覺有點顛簸,現在好了,坑坑洼洼填平了,家門口的人行道也變了樣。”在北仲一路路上,行道樹的樹陰下,一條平坦的綠色人行道伸向遠方。家住北仲一路的王秀麗大娘高興地說,以后出門就不會再磕磕絆絆了。
????北仲一路是市北區老城區里一條普通的道路,由于超期服役,路面已變得凸凹不平,一些老人外出時都十分小心。特別是到了雨季,路面積水,有的地磚鋪得不是很實落,腳踩上去后會噴出泥水,居民們戲稱其為“水雷”。“現在好了,人行道上鋪上了瀝青混凝土,就不會出現以前的問題了。”泰山路社區的一位居民說。
????和北仲一路一樣,今年市北區將道路整治作為改善舊城區居民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今年將重點對廣饒支路、北仲一路、南口路等11處斷頭路進行打通。通過小街小巷整治、部分道路翻建和景觀道路的建設,讓老城區的居民切身感受到了益處,“市北的路好走了,兩側的景觀好看了。”這是不少市民的共識。
????2013年市北區整治了杭州路、溫州路、沈陽路、登州路、延吉路、延安三路、鞍山一路、安達路、錯埠嶺一路、伊春三路等14條市政道路。今年,在“暢通市北、順達世園”市政設施整治行動中,市北區整治超期服役道路,翻修翻建鎮江路、開化路、尚志路、鄭州路等18條道路。加固維修隱患橋梁,通過橋面維修、梁體除銹防腐、梁體補強或換梁等整治工程,維修加固鄭州路橋等5座病害橋梁,排除安全隱患。在此基礎上,對轄區內主次干道開展精細化養護維修,確保養護及時率達到95%以上,讓市民的出行順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