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沽河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后期管理被提上了日程。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局獲悉,數字大沽河建設工程進入規劃公示階段。據悉,數字大沽河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工程、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數據中心建設工程、重點應用系統建設工程、指揮調度中心建設工程等五項工程。整個工程建設工期24個月。規劃方案公示期截止日期為8月4日。?
????位置紅島經濟區大沽河東岸
????規劃方案顯示,青島數字大沽河建設工程位于紅島經濟區大沽河東岸,正陽西路北側南鄰下疃村。項目占地面積約91畝,擬建建筑面積規模約6250平方米。該項目建設單位為青島市大沽河管理局,是大沽河治理工程配套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工程、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數據中心建設工程、重點應用系統建設工程、指揮調度中心建設工程等。工程建設工期24個月。該工程綠化總面積3.88萬平方米,綠化率達64.26%,其中綠地面積2.48萬平方米,水體面積1.4萬平方米。鋪裝面積1.3萬平方米,其中廣場鋪裝面積8887平方米,園林道路鋪裝面積4200平方米。另設有道路停車區域4200平方米,停車位81個。
????規劃全流域動態數字化管理
????據了解,“打造數字化大沽河”是本次大沽河治理規劃中提出的具體目標,規劃提出:通過對數據采集、傳輸、數字模擬和決策支持等環節的軟硬件建設,整合水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影像等資料,構建數字化平臺,建成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提升防汛調度、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生態預警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打造數字化大沽河。據了解,在數字大沽河建設中,除對原有信息系統實現系統整合外,還將增加信息點密度,包括在新建攔河構筑物上建立信息采集點、建設自動控制系統。除實現信息采集的數字化外,本次治理還提出建立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大沽河的全流域動態數字化管理。
????“以防洪為例,數字大沽河建成后,可在指揮調度中心實時查詢各采集點雨量、流量、水文信息,并通過視頻察看現場情況。需要采取措施時,通過指揮中心對攔河壩水位進行調節,保障行洪通暢。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數字大沽河的建設,將極大改變目前大沽河信息采集站點不足、測洪設施落后、自動化程度偏低的局面,提高洪水預報水平,建立完善的防汛指揮信息系統。
????目標大沽河水環境全面監控
????據悉,“數字大沽河”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在大沽河干流堤防、攔河閘壩、主要支流河口等處新建214處、接入129處視頻監視設備,實現流域內重要工程及管理設施可視,這只是“數字大沽河”中的視頻監控。
????據了解,“數字大沽河”將對大沽河的雨水情、地下水、取水、水環境等方面進行全面監控,確保治理后的大沽河實現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其中,雨水情監測,以接入原有雨量站為主,采集流域內實時雨量及干流水位流量,實現流域內干流及主要水利工程降雨量水位的可測。雨量站接入58處,其中8座大中型水庫共12處,水文站4處,鄉鎮雨量站42處;新建21處,包括原有9處橡膠壩新建的9處,新建9處橡膠壩的6處,6處管理機構的6處。地下水位監測,利用已建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站,實現大沽河流域內實時地下水位采集;整合接入大沽河流域現有147處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站。取水計量監測,規劃新建大沽河干流取水計量設備92個,接入產芝、尹府、北墅、黃同水庫的取水口計量設備4處;采集干流和主要供水水庫取水口的水量信息,實現全流域主要取水量的實時監測。視頻監控,計劃大沽河全河段堤防、支流河口、交通橋新建125處,原有9處攔河閘壩及管理房新建72處,明渠取水口新建17處;接入新建的9處攔河閘壩113處,接入水文站8處,接入8座水庫各1處共8處,接入7處服務區的視頻監控。水保和水環境監測,采集干流和主要支流泥沙和實時水質信息,實現全流域水土保持和水環境的實時監測。規劃新建15處水質自動監測站,新建3處支流水保監測站,接入干支流水文站5處的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