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李愛國自擔任市南區湛山街道湛山社區居委會主任后,就幾乎沒有雙休日的概念。“從擔任社區助理開始,我已在社區工作了16年。社區是我們所有居民共同的家,我想多幫居民們做一些事情,讓社區更和諧、更溫馨。”李愛國動情地說。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去年夏天一個周末清晨5時許,正在家中休息的李愛國收到獨居老人張秀英的求助電話:“李主任,你快來吧。我心臟不舒服,怕是不行了!”張秀英已年逾八旬,還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接到電話,李愛國穿上鞋子就跑出家門,平時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李愛國十多分鐘就跑到了。好在,張秀英吃藥后情況得到緩解。
????一個電話,牽出幾多母女情。“愛國那閨女,比親生的還要親呀。”張大娘如今已經習慣于把李愛國的手機號隨時放在床頭,只要一有事情,馬上給她打電話。而李愛國接到電話無論多么忙,總是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把事情仔仔細細處理好。
????像張大娘這樣的情況,在社區還有很多,光靠李愛國一個人的力量顯然不夠。為此,她動員社區廣大黨員,每人與一戶獨居老人結對,街道社區出資安裝門鈴,老人有需求一按門鈴,結對的黨員就能及時趕到關心幫助。
????如今,社區里哪家老人需要照顧,哪戶特殊家庭有了難事,都愿意找李愛國幫忙,找她聊聊、反映一下。殘疾人張春艷與花甲之年的姐姐相依為命,經濟上非常困難。李愛國找到物業公司和供熱站幫忙減輕姐妹倆的費用。兩家公司很快決定為姐妹倆減免一半的物業費和供熱費;幾年前,湛山社區進行集中供暖改造。一位老人考慮到自己沒有支付能力,又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就沒有報名。過了繳費截止日期后,老人的兒子拿著錢找到李愛國讓她幫忙協調,供熱公司也“破例”給老人開了綠燈。
????“要想把工作干好,最重要的是得有為居民服務的熱情,把居民的小事當大事來辦,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李愛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