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做了 “關于我市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據悉,我市目前建立了司機疾控服務和衛生監管網絡,全市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處歷史最低流行狀態,但傳統傳染病威脅持續存在,新傳染病不斷出現,為此我市將在加強傳染病防治薄弱環節監管的同時,將會同發改、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研究深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改革意見,納入醫改的重要內容。
????現狀>>> 疾病監測覆蓋千所學校
????衛生和計生委主任楊錫祥在“關于我市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提到,我市完善了以市、區(市)疾控中心和監督機構為主導、鎮(街道)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工作站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規范化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四級疾控服務和衛生監督網絡,在全市設立了657個公共衛生監測點,286個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建立了覆蓋全市1000所大中小學校的疾病癥狀監測系統,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高。
????目前,我市每年開展在校學生、流動務工人員、監管服刑人員和密接人員肺結核主動篩查近50萬人,新涂陽病人治愈率和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了92.79%和96.57%。規范有序地開展了霍亂、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落實出血熱、狂犬病、布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有效防控了重點傳染病的暴發流行。近年來,全市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始終控制在350/10萬以內,處歷史較低流行狀態,在副省級城市中發病率最低。
????挑戰>>> 新發病傳染病不斷出現
????近年來,我市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綜觀國際國內疾病防控形勢,傳統傳染病威脅持續存在,新發病傳染病不斷出現。目前,我市每年新發現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量以30%的速度增長;結核病發現人數每年都在3000人左右,且近年來在學校和外來人口發現比例呈逐年上升勢頭;霍亂、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的潛在威脅長時期存在,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傳染病在學校和托幼機構的暴發流行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等傳染病仍有上升趨勢;流動人口容易成為傳染病的易感人群,預防接種全程接種覆蓋率的實施面臨新挑戰;頻繁的國際商貿往來加劇了傳染病跨國界傳染風險,近年來我市報告的瘧疾病例全部為境外輸入性病例;反恐怖生化襲擊防控形勢嚴峻。
????措施>>> 加強對薄弱環節的監管
????我市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體質改革。會同發改、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研究深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改革意見,納入醫改的重要內容,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健康需求,進一步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決策、指揮、協調等管理職能和技術支持、指導、服務等業務職能相統一的疾病預防控制管理體系。
????針對艾滋病、結核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的監督檢查,我市將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社區、學校、農村等傳染病防治薄弱環節的監管。
????建議>>> 升級改造疾控中心大樓
????記者了解到,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及工作室工作人員對我市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后,認為我市傳染病防治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其中,疾控機構設施條件方面,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提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市的疾控機構設施條件已經滯后,除嶗山、黃島外,市、區(市)兩級疾控機構的硬件設施難以達標。以青島市疾病控制中心為例,在規范化建設與實驗室建設及環境硬件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業務用房和實驗室設備不符合國家標準,現有實驗辦公樓明顯不符合2009年國家出臺的疾控中心建設統一標準。同時,市疾控中心硬件水平和實驗室檢測能力,與省內其它地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對此,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對疾控中心大樓進行升級改造,使中心整體條件和實驗室硬件設備逐步到位,達到國家建設標準,為我市的疾病防控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質保障和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