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即墨移風店鎮黑家屯村一塊麥田里,一臺收割機在收割小麥的同時快速地將麥秸“拾”起,均勻整齊地打捆成一個個長方體形狀的秸稈塊……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利用秸稈,本市一些收割機配上了秸稈打捆機 ,在收割過程中將秸稈打捆回收做飼料或造紙原料。
????當天,記者沿青銀高速路、青新高速路走訪發現平度、即墨、膠州等地沒有出現往年“狼煙”遍地的情況,秸稈焚燒鮮見,而為了方便秸稈利用,農田里也增添了許多新景象。13日下午,喬振光駕駛著自己的收割機在附近的移風店鎮黑家屯村收割小麥。他的收割機收割完小麥之后,麥稈并非直接散落到地里,而是打成了捆。記者看到,一個個被打成捆的麥秸從一側的打捆機出草口噴出,整整齊齊地排成一行。
????秸稈之所以會打成捆,正是因為喬振光的收割機配備了秸稈打捆機。據喬振光介紹,聯合收割機一臺是8萬多元,而一臺秸稈打捆機就7萬多元,除去兩萬多元的補貼外,一臺五萬元左右。“由于投資比較大,所以目前青島這樣的打捆機數量并不多,今年我配備上打捆機也是希望嘗試一下。”喬振光說,由于配備了打捆機 ,麥稈可以直接打捆后回收 ,所以他收割一畝麥田的價格要比普通收割機多20元錢,“雖然高了 20塊錢,但通過一個麥季的實驗,這種機器還是更受歡迎的。”喬振光說,今年麥收季節,邀請他收割小麥的農民都排著號,而他每天都收割80余畝小麥,一天收集麥稈20噸左右。
????“現在一噸麥稈大約200元,其實效益還是不錯的。”喬振光說,“已經有人主動聯系我,讓我收集起來送往造紙廠,或者送到養牛場做飼料。”喬振光說,經過實驗,他確定這將是一大“商機”,明年他準備加大投入,將秸稈收集起來充分利用。采訪中,黑家屯的黑秀學告訴記者,使用這種收割機雖然多花錢,但秸稈被收集起來后,給他們下一步播種玉米帶來了方便,他們非常認可這種收割方式。
????記者還了解到,6月10日,青島正式下發了“禁燒令”,針對焚燒秸稈實施獎罰結合。期間,各地環保部門也于10日開始將“禁燒令”以通知、宣傳單 、明白紙等形式,分發到每個村鎮、農戶手中。各地成立多路小組 ,由領導干部包片包地 ,到田間地頭蹲點,嚴格督查燃火點。“今年我們鎮里也相應加大了巡查的力度。”采訪中,即墨市一位社區基層工作人員表示,進入麥收之后,他們也派出專門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巡查,同時分發宣傳冊入戶宣傳禁止焚燒秸稈的政策,“每個村的廣播也不間斷播放相關政策,嚴禁村民焚燒秸稈 。”該工作人員稱,今年進入夏收后,轄區內也未發現焚燒秸稈的現象,“禁燒令”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