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6日訊 作為全省首家存款超萬億元的金融機構,山東省農村信用聯社把堅定不移地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縣域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致力于農村普惠金融的全覆蓋,著力改善民生作為自己的發展定位。
????當好服務“三農”金融主力軍 不斷創新產品
????面對新農村建設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新要求,主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營銷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評級授信和服務推行全覆蓋,創新推出多項業務和產品,有效滿足了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需求。
????立足普惠,讓信貸支農走進尋常百姓家中。信用工程建設是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支農、惠農、扶農的重要舉措之一,農民只要參加農村信用社的信用評定,符合授信標準,就能隨時向農村信用社申請信貸服務。
????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特點,針對農民的資金需求,以及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政策和形勢,省聯社制定下發《關于做好金融服務支持“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與省財政廳、農業廳和糧食局聯合下發《山東省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方案》,在信貸投放上,加大資金傾斜力度,嚴格按照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指導計劃和監管要求,實現涉農貸款的“兩個不低于”,重點支持種糧大戶、養殖戶、特色種植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據介紹,省農村信用聯社不斷加快創新步伐,全面滿足農民金融服務需求。目前,涉農金融產品和特色服務達40余項。針對農民普遍缺少抵質押物、擔保難等問題推出了大聯保體貸款;針對新農村建設推出了農民住房貸款;針對農民創業推出農村青年創業貸;針對農村貧困學生推出了生源地助學貸款,幫助寒門學子圓求學之夢。
實施“全覆蓋”工程 打造普惠金融服務
堅持“跟著農民走”。為建立便捷的農村金融支付服務體系,省農村信用聯社加大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業務推廣力度,擴大ATM和POS等電子機具的布設覆蓋面。實現了“鎮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電子機具村村通、家家用上銀行卡”的目標。
大力構建電子銀行服務平臺,搭建起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和網上支付在內的電子銀行產品服務體系,渠道覆蓋面廣,產品操作便捷,實現了農民足不出戶辦理金融業務。截至3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電子銀行客戶數量達828.19萬戶,其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用戶分別達174.72萬戶、187.14萬戶、126.59萬戶,財務交易筆數4961.29萬筆,交易金額9756.6億元。銀行卡有效發卡量達4225萬張。
通過自主創新和業務研發,推出了“農金通—農民金融服務自助終端”業務,惠及8200多個農村、社區,覆蓋全省1260萬偏遠地區人口,填補了農村金融自助服務領域的空白,建立了縱橫交錯、廣覆蓋、立體式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使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民享受到“零距離”金融服務。廣大農民實現了“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間地頭能轉賬”。截至3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布設農金通1.5萬臺。
隨著國家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充分利用網絡、支付結算以及科技創新優勢,在全國率先開通了“齊魯惠農一本通”業務,將糧食、化肥、移民等各類涉農財政補貼通過農村信用社營業網絡直接支付到農戶開立的“一本通”賬戶上,確保了各類補貼資金準確、及時、透明地發放到農民手中,實現了政府、部門、農戶多方滿意。
據了解,作為“農民自己的銀行”,全省農村信用社的自身發展與當地經濟的發展一脈相連,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還熱心致力于公益事業,讓廣大金融消費者共享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成果。(本網記者)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