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24日訊 11月22日,聚焦青島 “美麗鄉村”大型采訪活動落幕。在為期四天的采訪中,記者深入嶗山區、城陽區等七個區市的街道鄉村,了解農村產業發展方式,尋找青島“最美鄉村”。近年來,青島各區市涌現出了一大批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社區,膠州市劉家村數字影院文化惠民,開發區吸引大批畫家入駐,形成了“江北第一畫家村”。與此同時,關注鄉村老齡事業,讓村民“老有所養”也成為鄉村建設的重點。
????數字影院文化惠民 青島郊區現“江北第一畫家村”
????2013年5月,膠州市三里河街道劉家村投資600萬元建設的文化大院正式啟用。整個綜合文化大院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包括省內首個集數字電教、影視娛樂、文體休閑于一體的村級數字化影院。文化大院中還設有排練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文化展廳、文體活動室、健身器材等,所有活動室對村民免費開放,其中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是山東省百佳農家書屋。?
????近年來,劉家村成立了秧歌、門球、太極柔力球、鑼鼓、戲曲等文體活動隊伍,配備了演出服裝、道具、樂器及音響等,在這些隊伍自編自演、自娛自樂的同時,還利用各種節慶紀念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演出和慶祝活動。
????與劉家村豐富的文體活動相映成輝,開發區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憑借秀麗的風景,吸引畫家集聚,被譽為“中國江北第一畫家村”。 大泥溝頭又稱“達尼畫家村”,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這里發展的休閑農業重點突出文化特色,依托村莊山清水秀的自然資源優勢,形成了“文化開路、旅游搭橋、促進三產”的休閑鄉村格局。村莊聚集了綠澤畫院等9家文化旅游公司和10家個體畫室,村內從事美術業的人員達1000余人,帶動全村六成以上農民就業,實現每人每年增收5000多元。
????達尼畫家村原生狀態保持良好,基礎設施功能齊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村容景致。村莊東面是整齊劃一的多層、花園洋房,別致的歐式建筑風格鑲嵌進恬靜宜人的田園風光。花園洋房中間點綴著香草園和人工湖,傍晚時分,勞作一天的村民會選擇在此賞景、交談,微風襲來,凌亂了人們的發絲,飄動的頭發和搖曳的柳枝、微瀾的湖面共同鑄就了“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般的鄉間美景。
?????關注鄉村老齡事業 膠州萊西村民老有所養
????膠州市管理村曾是一個落后的小村莊,如今這里的村民已經全部住進了樓房,村莊所在的“澳門花園”小區內設有開闊的小廣場,不少孩子會在放學后來到小廣場練習輪滑。記者了解到,為保證村莊整潔安全,村集體成立了物業服務中心,覆蓋全村的監控系統24小時運行,并安排有專人巡邏執勤。
????為實現村民“老有所養”,管理村按照不同年齡段發放生活補助,60到69歲的老人,每月補貼800元,70歲以上(含70歲)的老人,每月可領生活費850元。此外,村委還投資200萬元建立“老年人餐廳”,按照每人10元標準,免費為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
????管理村黨支部委員劉秀明告訴記者,平日里該村村干部以及村民會主動上繳自己所收到的禮品,禮品明細同時會張貼在村里的公告欄“廉政角”內。“如果錢和禮品沒法退回,那就全都作為全村經費用來購置獎品或者慰問老人了。”劉秀明表示,禮品中海參、鮑魚等食物會被直接送到村里的老年食堂以供老人改善生活。如今,管理村已建成了“社區居家養老呼叫系統”,為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安裝了緊急情況呼救器,村莊24小時安排專人為獨居老人提供服務。
????老齡事業同樣是萊西市店埠鎮東莊頭村正在關注的焦點。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在村兩委的支持下,東莊頭村老年協會創辦了老年學校,配套了相關教學設施,定期組織老年人學習,實現“老有所教”;每年投入5000元為老人們訂雜志30多種100多份,平均4人一份,使老人們“老有所學”;通過修建體育娛樂活動室,村委組織起門球隊、秧歌隊等,常年開展文娛、體育活動,使老人們“老有所樂”。
????東莊頭村先后投資230多萬元,建設了老年公寓,將村內70歲以上孤寡老人安排在老年公寓統一供養,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投資50萬元,建起了花園式公墓,解決了墳地占耕地問題。
????鄉村建起“公民道德檔案” 道德評議會促和諧
????為提高村民道德素質,萊西市大河頭村與膠州膠州市三里河街道劉家村探索建立起了 “公民道德檔案”。按照“正面引導、一戶一檔”的工作原則,通過“居民主動申報、小組長分片記載、群眾代表核實確認、村兩委年終匯總”,將居民日常道德表現進行記載,引導廣大居民自覺踐行“四德”,在單位爭當好職工、在社會爭當好公民、在家庭爭當好成員、在學校爭當好學生。
????此外,大河頭村里還設立了“道德評議協會”,評議會圍繞鄰里和睦、家庭團結、移風易俗、尊老愛幼、環境衛生等事項積極開展活動,堅持“一月一小評、半年一大評,大事急事隨時評”的原則,“弘揚正氣、貶斥丑惡”,促進村民和諧。(青島新聞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