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轉變機關干部作風,2012年以來,我市連續從市直單位選派兩批176名機關干部赴農村擔任 “第一書記”。他們肩負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深入基層摸實情、抓班子、定思路、促發展,在我市廣袤的農村大地書寫著為民務實的時代篇章。
????圍繞抓黨建、促發展中心任務,“第一書記”在基層帶班子、建隊伍。一年多以來,累計組織村干部外出考察和參加專題培訓2300多人次,幫助村莊建立管用制度1420余個,培育村莊管理骨干160多名,推動30多個后進村莊班子實現晉位升級,增強了基層內在活力,為基層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圍繞群眾所需所盼,“第一書記”在基層解難題、惠民生。通過協調多方資源,爭取各方支持,幫助村莊解決了一大批吃水、灌溉、行路、入學等最急迫的問題。累計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1萬人次,捐助慰問物資折合1400余萬元,幫助村莊改擴建活動場所6.2萬平方米,整修道路280千米,幫助修建塘壩、橋梁、機井190座,綠化、美化村莊18.7萬平方米,把黨的溫暖送到了群眾心間。
????市直機關工委駐即墨市金口鎮鳳凰村“第一書記”,在該村先后八次打井均未成功、與干部群眾再次打井仍以失敗告終的情況下,面對村民的渴望與期待,頂著繼續打井的籌資壓力,一次次請教水利和地質專家,一遍遍查找資料、勘探水源,終于在第十次打出了甘甜的井水,全村為之沸騰,村民們自發樹碑感謝這位鍥而不舍的“第一書記”。
????圍繞增強村莊“造血”功能,“第一書記”在基層探路子、謀發展。他們積極引導推進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千方百計引進致富項目。累計爭取幫扶發展資金1.2億元,幫助村莊引進工農業發展項目200余個,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64家,引領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市委辦公廳駐萊西市院上鎮仇家莊“第一書記”,三番五次到某公司拜訪溝通,促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培育起了草莓種植產業。市委宣傳部駐膠州市里岔鎮良鄉一村“第一書記”徐勇,促成該村與全省9家大學建立了“農校對接”合作關系,建成“山東省農校對接示范基地”,并為駐村規劃建設特色旅游莊園,奠定了村集體持久增收的基礎。
????圍繞自身鍛煉成長,“第一書記”在基層做表率、轉作風。他們在訪貧問苦中,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與群眾同吃一鍋飯,進一步樹立了機關干部的良好形象,堅定了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決心。
????市城鄉建設委駐平度市明村鎮明西村“第一書記”黃治棚,一心撲在駐村工作上,幫村里打井、修路,幫扶困難群眾,中秋節和元宵節也是在村里和群眾一起過的,遠在新疆的父母春節時來看望他,他把父母也接到了村里。擔心他大冬天在村里挨凍,村里的大嫂親手為他縫制了小棉襖,看到他為村里奔波勞累加班加點,村民自發做了菜餅、包了餃子端到他跟前。
????“第一書記”駐村一年多以來,通過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獲著可貴的深情。這深情,書寫在鮮艷的錦旗里,鐫刻在村莊的石碑上,也融化在挽留信中一個個紅手印里。
????村民們說,不舍得“第一書記”走,“第一書記”說,愿意繼續奔走在基層,奉獻在群眾中間,讓干群同心的故事不斷延續…… (記者 賈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