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這兩句話無不揭示出食品安全對市民的重要性。我市的食品“健康指數”如何?食品里是否含有有毒物質呢?記者前天進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科,探訪專家對抽樣食品的檢測過程。以豬肉為例,檢驗員需要將采集到的豬肉“粉身碎骨”打成末末后,經過了混合、孵育、蒸干等數道工序,才能測試出其是否有瘦肉精及抗生素等有害物質,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便衣上街采集豬肉樣品 ????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這樣一組工作人員,他們需要定期到市場上購物,購物的地點不僅僅局限于大商場,還有農貿超市、早夜市等。工作人員購買不同的商品,比如豬肉、牛肉、雞肉等食品,當然他們買的食品并不是用來食用,而是直接送到了實驗室,給這些食品 “查體”。 ????在市北區一處豬肉銷售點,攤主鄭海正在熱火朝天地向市民推銷自己的優質豬肉。此時,一名顧客走上前來,購買了兩斤豬肉后悄然離開。這名顧客正是市疾控中心的“便衣”,他們正在采集豬肉樣本,對豬肉的健康實行查體。本次豬肉列為了采購、檢測對象,工作人員先后采集回來50份樣品,每份樣品的重量在兩斤左右。鄭海銷售的兩斤豬肉沒有上餐桌,而是和其他樣本一起,進入了市疾控中心的實驗室。 ????豬肉粉身碎骨驗明正身 ????鄭海銷售的豬肉樣本進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科后,檢驗員就開始對其實行“360度”全方位檢測,檢測的內容包括硝基呋喃(抗生素)、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在這一過程中,豬肉樣本將被打成粉末狀,可以說是 “粉身碎骨”,經過多次稀釋、孵育后,最終得出測試結果。 ????豬肉樣本最先測試的是硝基呋喃,負責檢測的檢驗員小辛將每塊豬肉樣本取樣1克左右,然后分別裝進不同的試管,做上標簽開始實施實驗。小辛小心翼翼地先把鄭海的豬肉樣本放進了離心管內,然后加入了4毫升的蒸餾水。之所以選擇蒸餾水,是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因為普通的水中離子太多,容易對實驗產生干擾。 ????混合、孵育、蒸干 ????此刻,豬肉樣本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模樣,平常人很難用肉眼辨認,因為經過混合后,豬肉樣本已經逐漸變成了末狀物。小辛又往混合液里加入試劑,并在溫度是25℃的儀器上離心十分鐘,這可以把液體中的雜質去掉。實驗只需要提取上清液即可。提出的上清液被送到了60℃的環境內,實施“蒸干”。這一過程是很漫長的,每次實驗需要8個小時左右。 ????經過一夜的蒸干,離心管內的液體已經風干,管的底部留下了一層干狀物。小辛繼續加入稀釋液,然后再實施混合,離心過后再取上清液。最后的程序是,檢測標本被送到酶標儀上測試,初步篩查豬肉里是否含有硝基呋喃。 ????檢測結果:豬肉安全 ????豬肉為何要測試硝基呋喃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科主任于紅衛表示,硝基呋喃類藥物很不穩定,很容易生成代謝物,由于代謝物比較穩定也有致癌作用,若水產品體內有大量的硝基呋喃抗生素藥物殘留,此類藥物殘留對人體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檢測后,鄭海攤點銷售的豬肉結果出來了,樣本符合要求,沒有含有硝基呋喃。當然,這只是豬肉檢測環節的一步,接下來,檢驗員又取了豬肉樣本,實施瘦肉精檢測。這一檢測過程與硝基呋喃的檢測基本類似,只需要十幾個小時,需要提取、離心、孵育等環節。 ????鑒于瘦肉精對人體的危害性,國家明令禁止瘦肉精用于食品動物養殖。人食用“瘦肉精”肉后一般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慌、心悸、四肢無力、手腳顫抖、甚至心臟驟停,直致昏迷死亡等中毒癥狀,長期食用則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誘發惡性腫瘤等。 ????“所以說,一旦檢測到瘦肉精,我們將立即向有關部門匯報。”于紅衛說。 ????檢測數據上報省疾控 ????于紅衛說,食品檢測的數據一旦出現了異常,他們將詳細記錄下來,然后上報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根據上報的數據,及時與國家相關部門聯系,以便對食品安全實施監控。”于紅衛告訴記者,從檢測的數據看,我市的肉食品市場總體來看還是挺好的,市民可以放心購買。 ????于紅衛表示,每年他們都將列出計劃,對我市的食品實施動態檢測,其中包括嬰幼兒食品、水產品、糧食制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及茶制品、油炸食品、桶裝飲用水、肉及肉制品,蛋類、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油、明膠制品、食品包裝及制品。以奶粉為例,主要檢測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及鉛、砷和鋁等重金屬。于紅衛說:“從檢測情況看,我市銷售的奶粉質量還不錯,但前些日子,我們抽檢了一款進口奶粉,該奶粉是在國內實施了分裝,我們在里面查出了重金屬。初步分析,這可能是在分裝過程中,操作不是很規范,導致質量出了問題。” ????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采購的食品遍布全市各個點位,這樣可以更全面反映我市的食品質量狀況。記者了解到,通過理化檢驗科多年來的檢測結果顯示,大商場里的食品相對安全系數高,一些小作坊的食品質量則難有保障。于紅衛說,前不久,工作人員采購了一些皮凍等明膠類食品,經過檢測,發現了鉻超標的情況,而這些食品大多數是來自小作坊。“從操作來看,小作坊的衛生條件比較差,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也是顯而易見。”于紅衛說。 ????記者了解到,有的食品企業因為缺乏相應的檢測手段,又擔心生產的食品中添加劑超標,因此主動到市疾控中心做檢測,提早介入,保證食品的質量。 ????人物故事 ????個人鑒定食品安全 ????30歲的周研是個 “較真”的人,前些日子,她5歲的兒子吃了小商店買的軟糖后,突然肚子疼,而且還出現了拉肚子癥狀。周研此刻才留意到,這款軟糖有多個顏色,而且生產廠家也不是很明確。周研帶著兒子還沒吃完的軟糖來到了市疾控中心,找到理化檢驗科的專家,希望能鑒定這款軟糖是否含有毒素。 ????理化檢驗科主任于紅衛說,個人來檢測食品的情況很少見。“拿到軟糖后,我們開始對它實行檢測。”于紅衛告訴記者,結果很快出來了,周研兒子吃的軟糖里果然有不少對孩子不利的色素,先后查出了有胭脂紅、亮藍、日落黃等。“這些物質不管是否含量超標,對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影響的,不建議孩子食用。”于紅衛說,有些色素在體內容易轉換成致癌物質,由于小兒肝臟解毒功能不夠健全,進食合成色素,就會干擾體內正常代謝功能,從而導致腹瀉、腹脹,營養不良等。 ????“見到檢測結果,周研嚇了一跳,但因為沒有軟糖的具體廠家,她只能不了了之。”于紅衛說。 ????數字新聞 ????食品質量合格率為95.91% ????一季度,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共完成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檢測11796批次;市食安辦針對11大類35個品種的食品及相關產品,組織開展評價性抽檢710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0%。從抽檢結果看,我市流通和消費環節大部分食品合格率較高,其中植物油、蛋、糖、酒類、飲料、糧食、茶葉等合格率在95%以上。我市健全食品安全各環節監管標準、流程。組織制定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等各環節的監管流程和監管標準細則,明確監管分工,細化執法流程,實現監管措施量化、具體化,確保食品監管工作定人、定崗、定標準、定責任,促進食品安全監管流程化、規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