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22日訊 提起 “聊齋故事”在中國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皩懝韺懷呷艘坏龋特澊膛叭肽救帧惫粝壬①澠咽现魅缡钦f。22日上午,天空飄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媒山東行”北線采訪團記者來到位于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的蒲松齡故居,感受“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生活故事。
????順著蜿蜿蜒蜒的石板路來到蒲松齡故居,一座具有典型北方農家院落風格的故居。院子內三棵古槐盤根錯節聳立路邊,蔭翳天日,一下子把人帶進《聊齋志異》的情境之中,天空中飄灑的淅瀝小雨也更添了幾分神秘氛圍。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著蒲松齡的照片。
????據介紹,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農歷三月十六日,蒲松齡就出生在這所小院的正房里。在《聊齋》著作展覽室里,展放著幾百種不同版本的《聊齋》,其中有半部《聊齋志異》手稿的影印本;有1880年英國?!ぐⅰじ窭锼棺g的英文本、日本大正十五年的日文本等。還有新版《蒲松齡集》上下兩卷,以及蒲松齡的詩、詞、文、俚曲、雜著等各種傳抄本。聊齋正房后面新建六間展室,展出了關于蒲松齡的各種論文和專著,以及當代名人為蒲松齡故居的題詞、書畫等。
????其實人們目前看到的蒲松齡故居也是在戰后修復重建的,“蒲松齡去世后,他的故居一直由其后人居住,至他的十世孫蒲文魁時,1938年因戰被毀,房主出走東北遼寧,聊齋僅剩殘墻四堵。1954年人民政府修復。”景區導游介紹。正房兩側的檜柏、石榴,以及廂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紅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內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復后增添。(青島新聞網記者 李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