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媒體行南線采訪團來到一代書圣——王羲之的故居。王羲之故居以其濃郁的文化氣息打響了臨沂市的文化品牌
王羲之故居內,展覽著眾多名家的石刻碑文,融匯了行、草、篆、楷等多種書體。
在“王羲之故居”的歷代名人展廳內,媒體行記者們聽取講解,記錄下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情懷
晨霧還未散去,古老的洗硯池一片寧靜,相傳幼年時的王羲之就在此清洗硯臺和毛筆,久而久之,池水變成了黑色,就連池壁也被染黑
人們為紀念王羲之,修建祠堂。
在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之際,臨沂市委、市政府又對王羲之故居進行大規模整修擴建,面積由原來的28畝增至80畝,除了原有的洗硯池、曬書臺、瑯琊書院、書法碑廊等景點外,又修復了王氏故宅--普照寺、王右軍祠、五賢祠等景點。
????19日,南線媒體行采訪團來到王羲之故居,記者們正在用鏡頭紀錄王羲之書法作品。
瑯玡書院內陳列著王羲之的大量書法作品,南線媒體記者蜂擁而至。
????今天上午,“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媒山東行”南線采訪團走進一代“書圣”王羲之的故居。古老的洗硯池、“曲水流觴”的人文意境、《蘭亭集序》的石刻碑文……王羲之故居以其濃郁的人文氣息打響了臨沂市的城市文化品牌,定期舉行的書法藝術節、名家作品展,更是讓名人故居展現新時代的風采。
????王羲之故居為古典園林式建筑,走進園區,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硯池懷古,池水依舊是黑磨色,相傳這里曾是王羲之幼年練書法時,清洗硯臺和毛筆的地方。“時間久了,連硯池的水和池壁都染成了黑色。我們小時候就聽過這個故事。”同行的南方網記者陳冰青笑著說。
????沿著園區內的竹林西行,過“月季園”便是國內外首屈一指的中國當代書法碑廊,里面陳列著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的書法石刻80余塊。這些碑刻作品不僅是書法中的上乘之作,同時也對王羲之的書法成就頌揚倍致,表達了后人對書圣的敬仰之情,也成為后人臨摹學習的模板。
????據介紹,臨沂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歷代所出的名人中,以王羲之最為世人所崇,因此人們習慣地把臨沂城稱為“羲之故里”。為紀念我國歷史上這位書法大師,1989年依其舊址修復了王羲之故居。
????在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之際,臨沂市委、市政府又對王羲之故居進行大規模整修擴建,面積由原來的28畝增至80畝,除了原有的洗硯池、曬書臺、瑯琊書院、書法碑廊等景點外,又修復了王氏故宅--普照寺、王右軍祠、五賢祠等景點。在普照寺大雄寶殿內恢復建設居于古"瑯琊八景"之首的"普照夕陽"自然景觀,新建了翰墨苑、曲水流觴、時晴茶室等景觀。擴建整修中,發掘了洗硯池晉墓,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3年10月17日,王羲之故居整修工程全面竣工,同時對外開放。這里不僅是旅游景區,也是臨沂市滿含人文情懷和藝術氣息的場所。對外開放后,這里已經連續舉辦了10界書圣文化節、百余場名家書法作品展來,使臨沂"羲之故里、書法圣地"的人文品牌名揚海內外。(記者 尹海洋 李兆輝 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