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睿同志當選青島市總工會主席
????4月18日下午,青島市總工會在青島湛山花園大酒店召開十三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總十五屆七次執委會議要求,全面總結2012年工作,研究確定2013年主要任務。會議履行民主程序,替補了青島市總工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選舉于睿同志為青島市總工會主席。青島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蔡綺同志代表青島市總工會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新當
????一是進一步增強做好工會工作的大局觀責任感。做好工會工作,務必增強大局意識、樹立正確的大局觀。工會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黨的十八大和全國“兩會”提出的“兩個百年”、“兩個全面”、“兩個翻番”和“中國夢”的目標,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兩會”提出的“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和“力爭到2016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要把工會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推進;要全面履行各項職能、突出維護職能,把職工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黨確立的宏偉目標而奮斗;要找準在大局中發揮作用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把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勞動關系和諧、改善職工生活,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工會的貢獻。
????二是進一步做好凝聚職工、發展職工、維護職工、服務職工的各項工作。工會是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要做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先行者,堅持好職工群眾工作的主導地位,體現好職工群眾工作的主體作用,發揮好職工群眾工作的主陣地優勢。要團結職工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強大力量,組織引導廣大職工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把職工的個人夢想融入城市追求,把青島的城市追求融入中國夢想,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要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讓職工適應市場、適應競爭,增強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培養造就出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職工隊伍,為推動科學發展、藍色跨越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要堅持以職工為本、讓職工滿意,主動依法科學維權,不斷創新職工維權幫扶工作機制、載體和方法,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勞動經濟、民主政治和社會文化權益,讓職工群眾感受到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的關心和溫暖。要積極適應新形勢下的職工群眾工作,適應社會管理創新和新型城鎮化進程,整合工會直接服務職工的各類資源,主動承接更多的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
????三是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要把工會建設成為深受職工群眾信賴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職工之家。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進一步加強工會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教育培訓,改進考核評價,注重實踐鍛煉,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服務社會和諧、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認真貫徹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市委21條實施辦法,堅持領導干部帶頭,深化服務職工活動,以實際行動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擁護和支持。
????據了解,在過去的一年中,青島市總工會緊緊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工作目標,把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貫徹十八大精神作為強大動力,認真學習宣傳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以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為主線,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工作方針,突出重點、真抓實干,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市總工會把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作為工會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當好主力軍、喜迎十八大”主題實踐活動,引導職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廣泛開展了以世園會建設、大沽河治理等19個全市重大工程項目為重點的新一輪區域性、行業性勞動競賽。深入實施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開展合理化建議、節能減排等活動,全市提合理化建議7萬余條,評選表彰130項優秀成果,創造直接經濟效益4億余元。以開展“四講四做,共建宜居幸福家園”主題教育活動為切入點,積極搭建職工職業道德“雙十佳”、“鑄造誠信”、“職工書屋”、“書香企業”、“共同的家園”、勞模精神“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女職工“我奉獻、我最美”電視評選和爭當“五好”女職工等多種活動平臺,引導廣大職工學習先進、立足崗位、扎實工作、樂于奉獻,職工文化和企業文化更加繁榮,職工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繼續深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覆蓋面達90%,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廠務公開、職代會建制率達95%。大力探索開展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全市簽訂集體合同8499份、工資集體協議6602份、覆蓋企業12763家,簽訂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11916份、覆蓋女職工110余萬人。各級工會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完善矛盾調處機制,調處勞動爭議糾紛,加強工會勞動保護,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維護了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組織工會干部深入600余家企業,走訪慰問43800戶困難職工和勞模家庭,慰問農民工38600人,發放救助金2900余萬元。發放助學款67.7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上學595人;安排創業扶持金60萬元,培養選樹創業帶頭人130個、創業示范基地15個;提供就業崗位18000余個,提供就業培訓3900人次,幫助1000余戶困難職工家庭通過就業擺脫貧困。堅持黨工共建創先爭優,實行“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以規范提升服務,以服務促進建會。目前全市建立工會組織26683個、覆蓋企事業機關單位11萬個,工會會員達269.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