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昨日上午,黃海學院首屆道德教育大講堂在該校體育館開講,335名身穿漢服的志愿者領現場4500余人一起誦讀《弟子規》,場面蔚為壯觀。據悉,此次活動將持續3天,旨在為大學生們補上傳統教育課。
昨日上午,記者在黃海學院體育館外看到,身穿漢服的志愿者站在甬道兩側,每當有師生及嘉賓走過,志愿者們就會整齊劃一地彎腰鞠躬:“老師
進入體育館內部,335名身穿漢服的志愿者現場帶領4500余名師生及社會聽講觀眾一起大聲誦讀《弟子規》。“穿漢服、行漢禮、誦《弟子規》,這是嘉賓開講前的‘開胃菜’,為了讓大學生們對傳統文化更有興趣。”此次活動組織者表示。
黃海學院建筑管理專業的大二女生田洪羽說,穿上漢服后,她會不由自主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處處體現漢服的飄逸和傳統文化禮儀。“這也是提升自身修養的一種方式,現在我們志愿者晚自習都會專門學習漢朝禮儀。”
據悉,本次道德教育大講堂,以弘揚孝道為主題,以加強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為宗旨,特別邀請了由8位國學專家、行業標兵、愛心企業家,以及改過自新的代表人員組成的報告團。他們將用自己的感人事跡、親身感受和心得體會,向大家闡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根源,以及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和方法。
本次道德講堂將持續3天,每天上午8:00開始,下午2:00開始,會場全部在黃海學院體育館,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悔過“小三”現身說法:
大學時被包養曾5次自殺
嘉賓周程程的演講題目為《一個女大學生的懺悔》,她以自身的經歷現身說法。出生在山東的周程程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自私叛逆的她在校不聽老師的話,在家不聽父母的話。大學期間以追求個性與時尚為榮,但是在她最風光得意的時候,卻因為內心極度痛苦扭曲,屢次選擇自殺。絕望之時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拯救了她與她的家庭。
“小時候我學習很好,從小學習古箏,大學就報考了音樂專業,我和很多同齡的孩子一樣,感覺父母對我們好是應該的,沒有懷著感恩的心,從高二開始,我開始沉迷于網絡游戲,把飯錢省下來上網,甚至為了玩游戲還偷偷地賣了母親一條金項鏈,被發現后我氣急敗壞地打了母親一巴掌,嘴角都出血了。當時就認為給錢就是父母,不給錢就是仇人。”周程程說,父母也因為自己叛逆的性格常常吵架,最后導致離婚。
“上大學后,寬松的環境更放縱了我,很快就染上了抽煙喝酒的壞毛病,常常整夜在網吧里鏖戰,我喜歡將自己打扮得個性、時尚,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要,甚至被一個老板包養,成為了‘小三’,當穿著漂亮的衣服,噴著名貴香水,拿著高檔手機,同學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周程程說,但隨之而來的是痛苦的經歷,意外懷孕后獨自去醫院做流產手術,為了不引起同學懷疑,術后第二天就回學校上課。“這對我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畢業后找工作也不順利,抑郁中我曾5次自殺,但都被幸運地救了過來。”周程程說。
記者眼前的周程程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很難想到她有這么坎坷的經歷。在回老家的火車上,周程程遇到了一名大姐,對方給她講了孝道。“剛開始也覺著是說教,后來我從網上看了很多國學大師演講的視頻,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感覺再也不能這么混下去。”周程程說,為了摒棄之前的壞毛病,鍛煉自己吃苦耐勞的性格,她應聘到一家賓館里當保潔員,專門刷廁所、打掃衛生。
“后來,看到我回家主動收拾家務,母親都感動得流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父母也復婚了。我現在每天都給他們打電話匯報我的工作、生活,不讓他們操心。”記者劉海龍 攝影報道
給大學生補上傳統教育課
【觀點】
“文化的力量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巨大的精神力量,我們有責任將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黃海學院黨委副書記宋慶澤認為,目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國內大多數高校還是一塊“短板”,大學生們很少有機會系統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如果青年一代不了解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將影響年輕人思想道德、文化素養的全面提高。宋慶澤表示,國學文化教程更重要的功用在于助推人格教育,《弟子規》、《三字經》、《論語》中有大量對 “仁義禮智信”、“忠孝勤恭儉”的表述和倡導,這些道德操守和行為規范在今天也具有正面價值,如果傳統文化中溫文儒雅的因子能植入當代學生的頭腦,既塑造了他們的人格,又補充了他們的能量。
上一篇:青大大三學生玩玩微博月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