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李村河60多年縮短3.2公里

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3-04-09 12:48:34 字號:TT

 

▲ 李村河道上的李村大集,逢汛期經常得轉移到兩邊的道路上。

 

四方河上游河道污水垃圾較多,隨水流匯入楊家群河。

 

如今的張村河部分河道已逐漸干涸。

  “‘七張村’‘八下莊’,哩哩啦啦‘韓哥莊’……”流傳在老青島人口中的順口溜見證著青島的變遷。4月7日、8日,記者采訪獲悉,由于自古村莊大多都是沿河而建,村莊的名字也和河流有關,張村河和李村河這兩條青島著名的河流也是如此。但如今,

不僅兩河沿岸分布的諸多村莊都已在舊村改造中消失,兩條河的多數支流也已漸漸消失,李村河的長度也有所減少。

  李村河60多年縮短3.2公里

  張村河和李村河可以說是市區內比較有名的河流,但是在查閱兩條河流的資料時,記者發現只有《膠澳志》和《青島市志·水利志》中有一些記載。

  成書于1928年的《膠澳志》中對于這兩條河流均有記載,其中記載了李村河是“發源于石門山之東南方”,然后經過若干村莊河流流至閻家山,全長20余公里。而張村河“發源于葛場山以西石門山以南之諸山中,南流經橫擔水牛溝崖山南北龍口枯桃山,折而西南流經張村下莊至中韓莊午山北……”文獻中還提到,張村河最終于閻家山匯入李村河,全長20公里。

  但在1995年出版的《青島市志·水利志》描述,張村河和李村河都屬于沿海諸河。張村河源于嶗山縣北宅鄉峪夼東北,分水嶺海拔200米,出西南匯蓮花山、霧露頂、圍子、茶花頂7支水,經枯桃在董家下莊折西,于大韓南轉西北,過河東村于閻家山匯入李村河,到勝利橋納王埠河后注入膠州灣,河長22.5公里,流域面積131.13平方公里。而李村河“源于嶗山縣石門山之陽的臥龍溝南下經畢家上流、李家上流,于姜下河處彎轉西南經毛公地村西納上藏河在鄭莊、東李納棗兒山北流之水經李村在閻家山處匯張村河入膠州灣。”據記載,河長16.7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

  由于《膠澳志》中對于張村河的長度記載模糊,無法獲悉其長度變化,但根據兩部史書的記載,李村河的長度已減少了3.2公里。

  張村河,支流漸少垃圾堆積

  在《青島市志·水利志》記載中,張村河自鄭張河以下有10余條支流匯入。該河下游水資源較豐富,1957年在西韓村西建自來水四水廠,流域內還建有7座小型水庫。不過,如今張村河只有楊家群河和河西河等支流,在重慶南路和黑龍江路交界處的河道還有垃圾堆積,水流也時斷時續。據嶗山區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張村河和李村河從源頭到入海口都是明渠,但是部分河段存在短暫的斷流現象。

  從島城文史專家魯海提供的1927年的地圖上記者也看到,當時李村河支流密布,但如今李村河也僅有張村河、西大村河、水清溝河等幾條比較大的支流。“我們這里的鄭州路河以前是匯入李村河的。”家住鄭州支路的老青島宋立嘉一直參與史志辦關于村莊歷史的撰寫,對于鄭州路附近河流變遷的情況很了解。“鄭州路河在四方區北部境內,曾用名鹽灘河,從海拔43.1米的小水清溝北的高東洼發源,流經開平路、洛陽路、鄭州路,最后穿過青島科技大校園經舞陽路流入李村河,全長約3公里。”宋立嘉告訴記者,該河是季節性河流,除夏季瀉洪外,其他季節基本無水,“近幾年隨著沿河居民區的興建,河里倒是常年有水,但都是些污水了”。

  記者了解到,由于鄭州路河近幾年住宅小區發展迅速,河道污染嚴重,政府投巨資把鄭州路河改造成暗河,地上建成奧利匹克體育健身廣場,供市民健身娛樂之用。

  兩河道,上游水質其實挺好

  記者采訪獲悉,沿李村河和張村河的很多村莊的名字都和河流有關,包括河東村、河西村、河崖村等村莊的名字都是因其在河流的不同位置而取的,青島的“仲家洼”等帶有“洼”的村名也是因為和河流有關。

  “季節性河流在汛期時雨量增長得特別快,水大的話能到膝蓋。”魯海告訴記者,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一些小區開建,一些溝渠等都被填平用于城市建設。

  如今的枯桃花卉市場遠近聞名,在張村河流域內,花卉市場的形成也和張村河的水質有關。記者翻閱一些材料時看到,李村河和張村河的上游水質都很優良,對于兩側的農田水利建設都很有利。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李村大集去留問題,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其處在河道里。“遇到汛期下大雨的時候也是不行的,有的都給淹了。”采訪中,家住李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在汛期的時候李村大集經常撤離到兩邊的道路上,給交通帶來一些不便。不過,對于李村河的變化,張先生也覺得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李村河上游經過整治已經變得很好了,而且上游的面積也增大,比中山公園好多了,只是離市中心遠,很少有人知道”。

  閻家山,曾經建有自來水廠

  在宋立嘉撰寫的村志中,閻家山附近曾是多條河流的匯聚地,包括李村河、張村河的一些支流,比如鄭州路河、大村河、沙嶺莊河等,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河,但如今,只有李村河和張村河在此匯聚。

  據《青島市志·水利志》記載,德國侵占青島時,于1906年到1909年在閻家山建水源地,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后,將水源地擴建,在莊子南山建嶗山縣第一自來水廠,以收流清河水庫及沿海井群之水為源。

  而在1947年出版的《青島指南》中的《上下水道》章節中,有“民國前六年,在閻家山北李村河張村二河合流處開辟李村河水源地,水井共三十八眼”的記載。記者了解到,海泊河下游是青島的第一處水源地,隨后青島又建設了閻家山、白沙河、黃埠等水源地,至青島解放日送水量在2萬立方米左右。閻家山水源地后來建設自來水廠,設立有水道部。

  ■征集

  你我一起尋找消失的河道河流

  在我們的城市中,不少高樓大廈的腳下以前可能是一條河流,而一些幸存的河流也在逐漸干涸消失。有水的地方總是人杰地靈,很多自然形成的河流在歷史上不僅是水源地,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發展讓這些河流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它們的變遷史和相關故事卻鮮有記載。

  如果您知道有關這些消失的河流的故事,請與我們分享,讓大家一起來了解這些河流的“前世今生”。市民如果想要就島城河流河道的整治建設提出意見,也可以通過發送郵件到bandaohyy@126 . com 或者撥打電話18661668823聯系記者。(實習生 徐睿含 記者 王濱 郝園園)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榆林市| 石泉县| 邢台市| 宝应县| 灵台县| 固镇县| 刚察县| 荔波县| 昌图县| 松潘县| 塔河县| 颍上县| 卢湾区| 兖州市| 英德市| 昌乐县| 辉南县| 遂川县| 呼玛县| 乌拉特后旗| 米易县| 马公市| 宣武区| 宜春市| 朝阳市| 常熟市| 昌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清河县| 滨州市| 鹤山市| 临城县| 剑阁县| 鄂托克旗| 凤阳县| 历史| 玉树县| 饶河县| 武宁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