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主夫”生涯
【欽佩他的態度】
56歲為拍片考潛水執照
迄今為止,李安已經獲得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以及兩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兩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張藝謀在64屆威尼斯影展上曾這樣評價他:“像李安那樣拍中文、英文電影,在東西方世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導演,恐怕華語影壇里只有他一個人。”李安此次得獎后,美聯社發表述評稱:“李安在奧斯卡上的成績,沒有哪位著名的亞洲導演可以匹敵,包括電影事業持續了50年的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
但少有人知道,這位大導演有著一份怎樣的堅持——在“家庭主夫”生涯中,李安在每天做完家務的空隙海量閱讀和看片,研究好萊塢電影的劇本結構和制作模式,構想劇本。瑣碎的家務讓他高強度地深入了生活,于是6年之后,有了《推手》和《喜宴》的藍本,有了《飲食男女》中那些讓人難忘的美食和圍繞美食展開的細節,有了他獨特的把中美兩種文化融合到膠片上的藝術風格……
事業一天天有了起色,但李安對作品的要求卻絲毫沒有放松——拍攝《少年派》時,56歲的李安為了拍片在水下取景,親自學習潛水并考取了潛水執照。這一事跡引得“派迷”們激動不已:“勵志帝啊!學習,什么時候都不晚!”就連李開復也在微博上評論說:“沒有一萬小時磨煉,不可能成為大師。”
“如果轉變讓我們走得更遠,那么就真正體驗到了生活想讓我們體驗的東西。”
——摘自《少年派》
[李安語錄]
“奧斯卡獎給我帶來最實惠的好處莫過于,可以在全世界面前,把該感謝的人謝一下。”
“奧斯卡獎就是在拉選票,就是競選。我得獎似乎說明,在好萊塢,在洛杉磯,我有一點人緣了。”
“我來自中國臺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一度讓我在好萊塢遇到瓶頸,但這也讓我很特別。就好像我左腦是中國思考模式,右腦是美國思考模式,當兩種思維方式并存,我的想法就一定與眾不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優勢。”
[林惠嘉語錄]
“這(奧斯卡拿獎)有什么好慶祝的?沒有(慶祝)哎,我們不搞這一套的。”
“他(李安)不拍電影像死人一樣,我不要一個死人丈夫。”
“兩萬元有兩萬元的生活,200元有200元的生活。”
“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項長處就足夠了,你(李安)的長處就是拍電影。學計算機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你要想拿到奧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證心里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