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25日訊 家住李村的李先生在辦理了萬元的美容卡后,發現具體服務項目縮水不少,面對商家無法兌現的承諾,李先生只得要去退款,在雙方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只得請求工商局李滄分局給予協調,才將余款討回。
????去年9月份,家住李村的李先生夫婦先后在某連鎖美容院辦理了上萬元的美容保健卡。辦卡時,服務人員承諾,卡在三年內可以不限次接受服務。可是交款后,服務先是由原來的不限次改為每周三次,再后來改為每周一次,有時還因各種理由預約不上,具體美容服務項目也大為縮水。李先生非常氣憤,以商家承諾無法兌現為由,要求美容院退還,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協議,后訴至浮山路工商所,在工商同志的協調努力下,終將余款討回。
????近日,肖女士到浮山路工商所投訴稱,去年在某該美容機構辦理美容卡一張,接受僅一月的服務后,該美容院因裝修數月內將無法繼續營業,建議去市南區的另一家連鎖分店接受服務,肖女士因交通原因,決定不再去做美容,于是與店家交涉,要求退回訂金,但均無結果。
????工作人員調查后發現,該店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正本未懸掛于經營場所醒目位置,于是按照《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三步式”行政處罰模式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先教育規范、再責令整改、最后實施處罰”的執法原則,及時督促予以糾正規范,免于處罰。在工作人員的調解下,雙方達成退款協議。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注意,預付式消費存在的消費陷阱主要有:以較大優惠條件騙取消費卡預付款,得手后逃逸;擅自變更名稱或負責人,致使原卡無效;單方規定期滿后卡作廢且余款不退;承諾縮水,退卡難。
????美容行業是發卡預付消費比較集中的行業之一,相關投訴糾紛也較為復雜,因此工商部門呼吁政府部門和相關部門聯合推動美容卡第三方監管,極大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每次消費后仔細核對簽字確認,以防卡內余額丟失。保存好相關協議、發票等證據,防止維權無據,發生預付卡欺詐等侵權行為及時維權。(青島新聞網記者 朱穎 通訊員 韓志旭?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