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財政局獲悉,我市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基礎上,近日出臺了新一輪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居家養老模式、養老機構補助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居家養老服務范圍將由原來的市內四區擴大到全市城鄉。對本市半失能和失能困難老年人,分別給予每月45小時和60小時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財政部門按照城鎮每小時15元,農村每小時1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實現居家養老服務財政補助政策的城鄉全覆蓋,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養老需求。另外,對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在場所、人員、設施、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和獎補,通過行業培育促進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社區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獎勵也調整為按照服務量和服務效果給予每年最高10萬元的運營補助,著力提高社區養老的服務質量和吸引力。鼓勵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提供為老服務,對利用現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規模化休閑娛樂、送餐助餐、康復照料等服務給予適當獎補,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豐富社區養老內容和形式。
在機構養老方面,明確資金投入導向,鼓勵興建非營利普惠型養老機構,滿足全體老年人社會化養老需求。優化財政投入模式,將政府和社會力量以建設、租賃等形式興建養老機構財政補助標準統一提高到每張床位最高1.2萬元,采取分期撥付的方式,促進養老機構蓬勃發展和規范運營。同時,將養老機構運營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自理老人每月200元、失能老人每月300元,并規定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提高護理人員工資待遇水平,從而吸引專業人才投身養老服務,逐步形成結構合理、技術達標的養老服務隊伍。另外,通過政府集中采購和財政補貼的形式,為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降低養老機構風險成本。
據悉,為保障這些政策措施順利實施,全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7億元,預計為7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扶持設立1700個社區養老服務場所,新增養老床位2萬張。(記者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