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最近,在閔行區一所小學也開展了性別教育新嘗試,讓男孩女孩分開玩,校內分設了男生學堂和女生學堂。男生們在男生學堂里可以做木工、拼裝電腦、學打領帶;而在女生學堂里,女士們則可以學做蛋撻、織十字繡等。
校方希望,男生學堂是個可以讓男孩子更大氣陽剛的地方,而在女生學堂里,女孩子能養成優雅得體的氣質。有個小細節,能看得出校方為此煞費苦心。男生學堂的6位指導老師,清一色挑選的全是男教師。
男生做木工 女生學廚藝
走進男生學堂,撲面而來的“男孩味”十足的氛圍:墻面油漆成了海藍色,一張張開的大漁網掛在墻上,網中央還有船錨、方向舵等裝飾物。而在靠近里側的墻上,則密密麻麻地掛滿了沖擊鉆、鉗子、扳手、螺絲刀等工具。那些裝在墻上的電表、水表、煤氣表以及桌子上擺放的聲卡、顯卡、主板等電腦組件,無一不在顯示著這里是男孩子的天下。
下午三點半一過,四(2)班的安瑜銘便興沖沖地來到剛剛開放的男生學堂,從學堂指導老師馮曉宇那里領了一大堆木料,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拼裝小板凳。馮曉宇發給同學們的木料,其實是小板凳分解開來的組件,同學們在拼裝過程中無需使用斧頭、刨子之類的工具進行復雜操作。但看似簡單的組裝,也把安瑜銘給難住了,有只板凳腿總也無法安裝到位,安瑜銘只好向老師求助,索要一只錘子。
而在隔壁的女生學堂,30來個女生,正在顧婷老師的指導下,烘培蛋撻。顧婷說,女生學堂開設的動手體驗活動,都是符合女孩子性格特點,除了烘培蛋撻、曲奇餅干等廚藝項目,還有十字繡等編織項目以及用廢布頭制作蝴蝶結等布藝活動?!芭鷮W堂也傳授女生禮儀,”顧婷介紹說,和男生學堂教男生站軍姿、學打領帶的內容不同,女生學堂會教女孩子優雅得體的六位站姿,甚至還有英式下午茶的禮儀。
有男生樂意進女生學堂
作為拓展課的場所,薔薇小學的男、女生學堂里,男女生是不混班的。在校長沈珺看來,開展單一性別教育,正是他們嘗試學堂教育模式的意義所在。不過有趣的是,女生學堂里的烘培項目,對男孩子同樣也有吸引力。“有不少男孩子通過在紅領巾信用社里積存的點幣,兌換進女生學堂的機會,學做蛋撻和曲奇餅干?!?/p>
在女生學堂里,記者見到了四(4)班的唐思毅,這位戴著眼鏡的男孩子,已經是女生學堂的常客。只見他熟練地扎上圍裙,套上袖套,把一只電水壺灌滿水,接上電源燒起開了水。男生學堂賦予了培養“小男子漢”氣質的功能,校方因此全部挑選男老師擔任男生學堂指導老師。而女生學堂的指導老師全部是女老師。在場景布置方面,男生學堂顯得硬朗,而粉色調的女生學堂則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