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年關,市民消費井噴,年貨買的量多了,一些不法小商販開始在重量上做文章,買年貨也要留點心,不要悄悄被“坑了”。買10斤蘋果被縮水了半斤 ????1月20日,成武縣市民王女士在路邊看到一名中年婦女騎著三輪車賣蘋果,所售的蘋果又大又紅,價格還比商店里賣的便宜,當即就買了10斤。 ????王女士奇怪的是,10斤蘋果拎起來分量輕很多。面對王女士的懷疑,這名中年婦女趕忙給王女士多加了一個蘋果,“你頭一次買俺家的蘋果,再送你一個,保你吃后還想買。” ????王女士隨后來到附近的商店稱重,結果發現買到的蘋果只有9.5斤,還缺0.5斤,返回原處想找小販理論時,小販早已不見了蹤影。王女士隨后來到成武縣工商局消費者協會投訴。 ????“一些不法小販出售的產品售價雖然便宜,但可能會是假冒偽劣產品或以缺斤短兩來欺騙消費者。消費者購買時盡量到正規門市,并索要發票,以防重量被縮水。”成武縣工商局工作人員劉藍翔說,市民盡量到標準化市場購物,稱重前先查驗電子稱等有無計量檢定合格標志、是否置于零位等。袋裝商品也可能缺斤短兩 ????過大節發福利了,各類袋類大米成了走親訪友及企業發放福利的首選,銷量大增。1月28日起,曹縣工商局在全縣范圍內各賣場集中開展了針對米、面、油等大眾消費食品的計量監管和執法檢查。 ????在城區古都農貿市場的一家糧油經營門店例行檢查時,對店內袋裝某品牌的東北貢米進行現場檢查發現,電子磅上稱量的實際凈重與標注重量不符。 ????為進一步驗證該批袋裝大米是否涉嫌缺斤短兩,又隨機在該批袋裝大米中選取了兩袋并經曹縣計量測試所核準的磅秤進行重新稱重,經稱量,兩袋大米質量分別為24.5kg和23.6kg,與商品外包裝標注的凈含量25kg/袋不附,并遠遠超出法定允許短缺量比例,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據悉,曹縣工商局在近期開展的春節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中,已查處此類案件4起,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袋裝大米時,除了對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產地、QS標識等進行核對外,一定要在工商部門的公平秤或自備秤上稱量,被缺斤短兩。同時,購買大米時要注意索取票據并保管好,如遇到短斤短兩現象,及時向12315投訴,以便維護自身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