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沈陽市蘇家屯區的一家生產肉精粉等食品調料的企業內部(1月9日攝)。
產地追蹤:小屋攪拌出的“純天然肉精”
“保證正規廠家生產,綠色純天然的,都是鮮肉送進爐里做的精粉。”在沈陽中國小食品城,一位肉類精粉銷售員對記者說。在這家銷售商的貨攤上記者看到,豬肉、雞肉、牛肉等各類肉精粉規格均為500克,價格卻僅為20元。
為實地驗明企業生產環境到底如何,記者以加盟經營為由撥通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這家位于沈陽市蘇家屯區遠郊的廠房。所謂工廠不過是個三層小樓,鐵門緊鎖,透過窗戶看進去,廠房總計不足兩百平方米,里邊空空蕩蕩,看不出有規模生產的跡象。在一間標明“實驗室”的房間里,窗玻璃塵跡斑斑,窗外掛著蜘蛛網,室內簡陋的試驗器皿上污銹可見,窗臺上還有幾只僵死小蟲的殘體。
四下尋找,沒有見到銷售員口中的“煉爐”,只有一臺攪拌機式的加工儀器在角落里兀自擺放,同樣也未見各種肉類原料蹤影。倒是在廠房一角發現了一間儲物室,里面有幾十個白色編織袋堆在一起,包裝上寫著“味精”字樣,旁邊放著十幾箱寫著“小號膠料”“乙基麥芽酚”的紙箱。
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告訴記者,這家工廠常常數月也不開工,每回開工時也只有兩三個人工作。他們把編織袋里的東西倒在一起,放到加工儀器里攪拌上小半天時間就做好了,成箱產品運走。“從來沒見著往里運雞肉、豬肉,但做出來的東西雖香,可有點嗆人。”
負責巡查該企業的蘇家屯區質監局專管員王平說,這家企業銷售的“牛肉精粉”“雞肉精粉”制作工藝其實十分簡單,“生產時三四個工人把味精等調味料按配比用機器攪拌在一起就成了。只要廠家提供出原料生產許可證,就可以允許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