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慈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葛湄菲(資料照片)????
????青島新聞網1月11日訊 《作業多、沒空玩、睡不足,孩子課業壓力大,誰來救救我們的孩子?》“兩會”期間,青島新聞網組織的中小學生課業減負系列報道,引發了社會的強烈共鳴。在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海慈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葛湄菲提出,推遲初中生上學時間是現階段改善學生睡眠的適宜措施。????
????委員聲音:推遲初中生上學時間
????一項歷時15年的調查顯示,我國7成以上中小學生睡眠不足,慢性睡眠不足對兒童學習記憶功能的損傷具有隱匿性和不可逆性。如果孩子長期睡眠不足,其記憶力、運算能力就會下降,如英語單詞前背后忘,做題目總是粗心。
????因此,海慈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葛湄菲委員提出,推遲上學時間是現階段改善中小學生睡眠的適宜措施,有利于十二三歲孩子的健康成長。
????據了解,醫學專家提出學生每天睡眼不得低于10小時,初中生不得低于9小時,否則就嚴重損害孩子的健康,無異于慢性自殺。根據國際標準,小學生每天應睡10個小時,包括高中生在內的中學生每天應睡9小時。而最近一份網上調查顯示:70%以上的中學生10點前無法做完作業。如果以10點入睡,6點半起床這一理想的時間計算的話,這意味著70%以上的中小學生的健康正嚴重受損。
????家長心聲:“孩子的背影讓我心痛!”
????網友“課外作業”:“從上初中以來,女兒每天給我的定格就是背影!背影??!一個永遠趴在寫字臺旁埋頭疾書的背影。我不知道別的媽媽是否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反正我每次看到這個彎下去的稚嫩背影時,就會有隱隱地心痛……孩子真的有必要這么累嗎?我們小時候好像沒這么累吧??我們為什么要把孩子累成這樣???”
????網友“心花爛漫”在社區發帖稱:“我朋友女兒上初一,晚十點前寫不完作業!鄰班作業更多,寫到十點半搞不完,第二天早上5點半爬起來再寫。”
????在校學生的課業量和睡眠時間是相輔相成的。課業負擔的減輕,是延長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的有效前提。開夜車、抓成績,并不會帶來成績的大幅提高,反而增加了肥胖、近視等疾病的幾率,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研究表明,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隨著睡眠時間的減少,兒童肥胖的發病風險會逐漸上升。在學齡期兒童中,睡眠時間與肥胖的相關性呈現“U”形趨勢,與平均每日睡眠時間9-9.9小時相比,隨著睡眠時間的減少或增多,兒童肥胖的發生風險均逐漸上升。睡得少的兒童之所以容易變胖,是因為睡眠不足,人體內一種名為“瘦素”的激素會下降,導致肥胖;胃泌素會升高,使孩子更愛吃東西,特別是高熱量零食。
????上海市中小學推遲上學時間的實施效果
????2007年,上海市小學和初中的早晨上學時間從7:30—7:45分別調整到8:15、8:00。2011年1月,對照研究表明,小學生平時睡眠時間為9.74小時,遠高于推行之前2005年的8.57小時。該政策除了能增加兒童睡眠的“量”,還能提高睡眠的“質”。兒童就寢習慣不良下降4.2%,睡眠焦慮下降10.8%,頻繁夜醒下降3.7%,異態睡眠下降5.4%。
????這一做法的效果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2010年9月,教育部向全國各省市教育廳發布剪報,介紹上海經驗。2011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保障兒童睡眠健康”座談會,將該實施方案向全國推廣。(記者 謝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