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我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撤銷了市北區和四方區,設立了新的市北區,這是順應青島城市發展要求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對于青島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2月3日,新的市北區委在延吉路80號舉行了掛牌儀式。12月28日,新的市北區“兩會”順利閉幕,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政權機關。從此,新的市北區邁上了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征程。昨日,市北區委書記惠新安接受了記者采訪。
經濟實力更強了
“領域更寬了,潛力更大了,機遇更好了,這是我們發展好、建設好新城區的信心和前提。”惠新安書記介紹說,行政區劃調整后,新的市北區更多地集中了老城區的優勢資源,更多地釋放了中心城區的發展潛力,更多地顯示出獨特的區位優勢。據介紹,2011年,原市北區和原四方區的生產總值分別為317.7億元和195億元,分別占市內四區的22.8%和13.9%,合起來后達到512.7億元,占到了市內三區的36.8%。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30億元,轄區內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際完成66.1億元,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新的市北區常住人口達到101.82萬,占市內三區的50.2%,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廣闊的消費市場,為新區產業發展,尤其是服務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發展資源更聚集
原市北區和原四方區轄區面積分別為28.63平方公里和34.55平方公里,合并后擴大到63.18平方公里,占到市內三區的33.6%,隨著老企業外遷、危舊房改造的深入推進,新的市北區可開發資源將明顯增加。現在有濱海新區、中央商務區等眾多的產業載體,有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科教文化資源,有青島港集團、青啤集團等百年工商業文化資源,有蘿卜山會、元宵山會、糖球會等民俗文化資源。這些優勢資源對于新區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科技研發、文化旅游等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民生保障更均衡
原來兩區公共資源難以統籌利用、社會管理難以統一協調,在一些民生保障政策方面也不盡一致。新的市北區的設立,有利于推行統一的民生保障政策,進一步促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有利于從整體上完善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區服務水平;有利于統籌推進危舊房改造,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做優做美東岸老城,全面提升青島老城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