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朦朧感情不叫早戀 中學課堂大方談性
????教育部日前下發了修訂后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10年來教育部對此綱要的首次修訂,就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個階段制定了具體的心理教育內容。根據規定,高中階段,學校和教師要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還要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懂得友誼和愛情的界限。
????學校要設專職心理教師
????依據教育部規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強學生控制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各地各校應制訂規劃,逐步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專職教師原則上須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讓心理教師享受到和班主任一樣的待遇。
記者從市教育局教研室了解到,目前,我市上千所中小學都配備了心理教師,許多班額較大的學校還配備了不止一名專職心理教師。如,青島2中、17中和58中等高中學校都配備有兩名心理教師,膠州4中配備了3名心理教師,平度9中有4名心理教師。青島2中還開設了專門的心理課程,確保所有學生每周上一節心理教育課。
但因種種原因,我市中小學校心理教師的待遇無法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與班主任比起來,更是相差甚遠。
講感情問題不提“早戀”
“過去一聽說孩子早戀,家長立馬就著急上火了,現在,如果發現孩子早戀了,家長會和孩子深入交流,如發現孩子做好了承擔責任的準備、價值觀沒問題、也不會影響學習和自身安全,家長們就不會堅決反對。 ”在聊起高中男女生交往的情況時,市區一所高中的心理輔導老師對記者說。
“針對高中生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問題,我們會專門開一個講座,但不叫‘早戀講座’,因為學生們最討厭這個詞,我們會把這一現象稱為‘朦朧的感情’或其他可以接受的詞。”17中心理教師趙琳對記者說。
趙琳介紹,每年新學期開學、考試前、考試后三個時段是學生咨詢心理問題的高峰期,學生們咨詢的問題中,來自學業壓力的最多,其次是家庭、朋友交往、住宿等方面的問題。主動找老師咨詢異性交往問題的學生并不是很多,但替孩子來咨詢心理老師這方面問題的家長卻不在少數。趙琳一般會勸說家長先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把與異性交往要承擔的責任和主動權交給孩子,而不要一味粗暴呵斥制止。
課堂上與學生大方談性
市教育局家長學校講師團副秘書長、青島2中心理教師曾麗告訴記者,由于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沒有統一教材,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課程,她和學校另一名心理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編寫了適用于本校的心理教材。其中,考慮到高中生從小很難從家庭教育中得到關于性的知識,而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又非常需要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因此,教材中很重要的一個章節就是性教育。這一章節包括了性知識、性道德、性保護,許多大學階段才會講到的知識也會出現在高中心理課堂。
相關鏈接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分“級”
小學低年級
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初步感受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初步學會自我控制。
小學高年級
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系,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等內容。
初中
著重培養學生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等。
高中階段
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老師和學校還要幫助學生積極應對考試壓力,克服考試焦慮,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記者 張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