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村的井,打到80多米仍是這樣的石頭。
愛心水井一波三折,洞打廢一次鉆頭換了好幾回
資金到位,打井工程立馬啟動。然而,從9月初開工,到今天甘泉涌動。這口愛心井竟然讓一家專業的打井公司耗費了3個多月的時間。用施工單位恒源水利公司老板劉光兵的話說:“打了一輩子井,沒見過這么難打的……”
時間退回到9月底的一天。劉光兵正帶領著5位技術工人在鉆井機旁忙乎,突然機器劇烈一震。“大事不好……”他很快意識到鉆頭斷了,隨即組織工人搶修機器。
機器很快修好了,可斷在巖層中的鉆頭卻難以取出。這可讓劉光兵掙扎了好一會。要知道,如果鉆頭不能取出,就意味這之前已經打下的50多米深度前功盡棄。另起爐灶,施工圖紙也得根據新的地形重新設計。
“還是換個地方再打一個吧……”為了讓凳子山村的孩子們早日喝上甘泉,劉光兵做出了這個決定,并發出了加班加點趕工的命令。
在之后的時間里,施工隊伍一行6人將帳篷移到了井邊的半山腰,白天頂著烈日干活,晚上頂著幾百瓦的大燈泡繼續干。除了換鉆頭、修機器,幾個人就沒有停過。
看著他們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凳子山村的鄉親們不忍心了。村民插空就會過來幫忙,還經常采些鮮菜、撿些菌子送上來。凳子山村四組組長尤天長說:“雖然我們不專業,但是一些基本的體力活還是能干的。幫一點忙算一點,井水打出來也是我們大家的。”
當得知凳子山村長期干旱缺水的困難處境即將被遠道而來的愛心人士化解時,則黑鄉政府也從不富裕的資金中撥出了專款為村子建一座100方的封閉蓄水池。目前,池底已經澆好,估計一周之內可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