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路全線貫通后,周邊小區的入住率也越來越高,一些商販便聚集在勁松七路與合肥路路口的一塊空地上賣貨,形成一個自發的早市。早市的面積不斷擴大,經營時間也越來越長。“附近農貿市場的人在這個早市前抗議,要求相關部門對這個早市進行規范。”昨天上午8時左右,市民張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反映說。
小商小販擠垮正規市場
昨天上午9時左右,記者趕到位于合肥路與勁松七路交界處的事發現場時,30多名玖盈農貿市場的工作人員打著橫幅站在早市的出入口處,情緒相對穩定,不堵路,也沒有與早市的攤販發生沖突。
“我們都是正經買賣人,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相關部門規范這個早市,保證我們正規農貿市場營業者的權益。”經營肉食的蔡女士向記者介紹說。今年9月份,她以一年2.9萬元的價格在玖盈農貿市場租了一個攤位,看中的就是正規農貿市場的牌子和周邊現代化小區林立所帶來的商機,但自從搬入該農貿市場后,每天的營業額只有二三百元,根本不能保本。農貿市場的業主們尋找原因發現,在合肥路與勁松七路交界處的這處早市是影響他們生意的主要原因。
“我們有攤位費,所有的食品還要進行檢查,價格上我們沒有優勢。作為消費者,我覺得這種早市可以有,但是應該規范起來,規定面積和時間,而不應該這樣無節制發展。”玖盈農貿市場的另一名業主劉先生介紹說。隨后,他拿出了一份今年五月份我市出臺的《青島市城市便民攤點群設置管理導則(試行)》,該文件中明確規定了早市的營業時間,10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早市閉市時間應為上午8時30分。記者采訪時已經是上午10時,攤販們卻絲毫沒有散去的意思。
誰在背后私收管理費?
記者進入早市探訪發現,早市上有三四百個攤位,蔬菜、水果、肉食、海鮮等一應俱全,勁松七路邊的空地上擺不開,許多攤販把貨車停在了勁松七路上。采訪攤販記者了解到,這里的貨物雖說賣得比正規農貿市場便宜,但也不是無本經營,每月定時有人來收管理費,一個兩平方米左右的攤位一個月就要500元,保守估計一個月收費者也有10萬元的收益,不過小販們不知道收管理費的管理者是何人。
“我有熟人,所以便宜些。”經營油條攤的小伙向記者說,當記者詢問他熟人歸屬于哪個單位時,這名小伙不再說話。小販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收管理費的人只是收錢,并不負責市場的日常管理,只要交錢就可以經營,商品的質量根本不管。“方便是方便,但是擾民和衛生問題也很突出,再就是這些攤點無人約束,買東西不是那么踏實。”前來購物的周女士介紹說。昨天,投訴這一早市的帖子在青島新聞網也成為熱帖,截至下午5時,有近3萬網友瀏覽該網帖,擾民和衛生問題是網友們集中反映的熱點。
對于這處早市,嶗山區城管執法局的相關負責人趙女士表示,以前早市是占路經營,城管執法人員費了很大的氣力才將早市規范到勁松七路附近的空地上,對于早市的經營時間和規模該局確實沒有明確規定。“我們沒有向早市攤主們收錢,也不知道是誰在收錢。”趙女士介紹說。(記者 王壽林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