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班時間看手機遭批評
工人們的工資薪酬并不是計件的,沒有多勞多得這一說法,每個人只是機械地去做自己手中的事,只要大家的工作時間一樣,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都一樣。所以哪個工人干活慢,工作時糊弄,都會導致其他工人不滿。
11月6日上午,組長開晨會時,忽然批評了記者 ,作為組里新來的工人,在包裝等步驟上本來就比其他工人要慢一些,這需要多練習 ,而前一天的工作中記者多次掏出手機的行為,也被作為反面典型,遭到了批評 。組長稱,誰再玩手機,看到了就沒收。
當天,記者再次掏出手機的時候,工作三年的一名工人勸告:“你還敢玩手機,早上剛批評了你,是有人舉報你的,嫌你干活慢,工作量小,別的工人都不樂意了,你最好別玩手機了,你要是偶爾接個電話沒人會說你的。”這名工人告訴城市信報記者,真的有工人的手機被沒收過,而且不止一個,不光檢查科的工人,生產科也有人的手機被沒收過。“你好好干活吧,想想就知道了,大家都一樣的工作時間,掙一樣的工資,憑什么你工作的時候就玩手機,別人卻得不停地工作,誰不想輕松點,玩個手機,看個視頻的,可能是一個人舉報你,也可能是好幾個,也可能是組長自己發現的 ,長點心眼吧。大家現在掙的都是死工資,沒人愿意多干活。”
對于記者提出的申請長期不加班,工人們都表示,除非是孕婦提出申請,不然不但不可能申請成功,還有可能被辭退。11月6日工作的這天,記者的工作一直被組長監督著,下午休息的十分鐘,記者向組長提出,申請每天只工作8個小時,長期不加班,組長立刻回絕,“不行,你看整個車間有誰不加班的?有這種好事,我還想申請呢。”
90后打工者臉譜
小霞 1990年生 菏澤人
結婚是件幸福的事兒 ,可是小霞現在卻幸福不起來,因為在老家結了婚后,兩人就分隔兩地。“他在老家學車,我在青島打工。我遲早是要回去的,在這里就是為了要掙點錢。”
掙了錢就回家和老公在一起
和城市信報記者同住在一個宿舍的小霞是1990年出生的。今年年初,小霞剛剛和自己的男朋友走進了婚姻殿堂。但新婚的小霞和自己的老公卻相隔兩地,老公在菏澤老家。
11月5日晚上,躺在記者下鋪的小霞向記者講起了自己的愛情故事。
“我們倆是一個村的,但以前根本就不認識,來了青島以后,同村的另一個人給我介紹的他,然后我們就開始處了一段時間,當時他在這兒另一個工廠打工,我們每個周都能見上面,可能本來在這也不認識什么朋友,遇到了一個同村的,有共同話題,也慢慢地好上了,今年我們就結婚了。”小霞告訴記者,村里和自己同齡的有不少都結婚了,如果現在這個歲數,還沒有對象的話,那就有點“剩女”的意思了,所以小霞并不認為自己是早婚。
結婚是件幸福的事兒,可是小霞現在卻幸福不起來,因為在老家結了婚以后,老公就在老家待著了,而小霞還在青島打工。“他現在在學車,在家里玩兒。等他學會了開車,有了一技之長,我遲早是要回去的 ,在這里就是為了要掙點錢,我們倆總不能都沒有工作。”
小霞上次和老公見面,是今年的中秋節長假。“我倆雖然結婚不久,不過沒像別人那么整天膩歪著。白天我要上班,等晚上忙完了,躺在床上就10點了,就發個短信,然后就各自睡覺了。每天一個電話,時間也不長,QQ上我們也不經常聊,一個月頂多聊那么一兩次……”
這家公司里的工人,除了來自外地的年輕人以外,還有不少是周圍村子里的婦女。為了讓家里的生活更好,她們來打工。前不久,女工阿麗村子里的改造房分下來了,需要再交好幾萬塊錢,這些錢阿麗家能拿出來,阿麗的老公也在附近打工,工資不低,現在她的新房子已經在裝修了。“我住的樓房,可是我一個手袋一個手袋包裝出來的。”相比90后工人對自己工作的不屑一顧,對于自己每個月2千多的收入,阿麗很滿意,因為她的辛苦已經變成了即將入住的新房。
工作時,阿麗和其他婦女總愛閑聊一些村子里的事,她和老公的月工資加起來,能有七八千。年輕的90后愿意用一種嘲諷的語氣對她說:“你家一個月掙這么多錢,真有錢。”阿麗這時會笑著反駁:“我沒錢,我還得裝修樓房,還得養孩子。”休息時間,她會拿出十字繡來繡,這是準備掛在新房子的客廳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