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這對于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社會體制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高度重視。特別是近年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作出了《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對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社會建設、社會管理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各地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從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入手,推動社會建設、社會管理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探索創新,特別是在健全社會管理格局、加強全面規劃、攻克重點難點、深化綜合試點、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法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收到了明顯成效,在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譜寫了新篇章。
????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體制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是基本適應的。同時也要看到,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體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突出。比如:社會結構不盡合理,社會組織體系有待完善,社會服務體系還不健全,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等等。只有突破這些體制性制約,才能從整體上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社會體制改革是一項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事關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安定有序,事關人民安居樂業。指導思想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體制自我完善和發展,為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基本目標上,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體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網絡,建立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體制機制。基本原則上,要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社會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堅持立足國情,改革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整體規劃,從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系統設計;堅持循序漸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堅持體制保障,努力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束縛、保障性困擾。
????一、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
????社會管理體制是社會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的要求,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
????(一)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
????社會管理能力,直接反映黨的執政能力。一方面,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建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領導協調機制,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確保社會管理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快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能夠有效地把廣大黨員和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凝聚起來、組織起來,為群眾辦好事、做善事、解難事,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管理、服務優勢,提高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能力。
????(二)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
????社會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職能,政府不能越位、錯位、缺位。要按照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依法行政的要求,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該由政府管的,一定要管好、管到位,不能推給市場、社會;不該政府管的,應該交給市場、社會,不能大包大攬。特別要整合政府資源,明確任務分工,形成各負其責、運轉高效的合力,不能多個部門管理一件事,誰都管,誰都管不到位。
????(三)充分發揮社會各方的協同作用
????社會管理既是對全社會的管理,也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管理。當前,要強化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服務職責,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不斷完善黨委和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互補、互動的社會管理服務網絡。比如,一些群眾性志愿者組織,代表了社會組織的一種方向,要加強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
????(四)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基礎作用
????公眾的廣泛參與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大量社會管理問題不能全靠政府,群眾自己的事要交給群眾自己去辦。村(居)民自治是公眾參與的基本形式。基層自治組織要發揮作用,提高群眾自治能力。要創造公眾參與條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把廣大群眾有效動員組織起來,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充分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
????依法管理是現代社會管理的基本方式,一切管理活動都要于法有據。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把依法管理理念根植于每位領導者、每位管理者、每位執法者的頭腦中,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社會。要加強社會管理領域立法、執法工作,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各級執法機關要嚴格公正執法,努力把各項社會管理活動納入法治軌道。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