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紅歌要有唱紅歌樣子
這是戴誠第二次來人民大會堂演出,上一次是2010年。
在紅歌界,戴誠算得上骨灰級人物。
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國各系統和單位組織紀念演唱會,作為常州市市政管理部門選手,戴誠靠一首《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闖進了復賽。
“從初賽開始就有意外”,這是一首女聲獨唱,面對黑壓壓的聽眾,戴誠剛張嘴就失聲了。反復懇求后,評委給了他重新演唱的通行證。當晚,他找到單位司機,連夜趕到一位醫生朋友家,服下治療嗓子的特效藥。
他最終進入了市里的復賽。那次比賽中,40多位選手都選了跟他一樣的歌曲,但只有他走到最后,“高興壞了,這是實力,也是天意”。
復賽當天,他找出家里最大號的毛主席像章,別在演出服上。
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他的生活就此改變。他覺得唱紅歌給了他的生活不一樣的意義。當年40歲的戴誠開始了紅歌征程,第一站他選擇了常州市的福利院,“幾首歌唱下來,老人們都落淚了。”
從此,為紀念毛澤東誕辰而唱紅歌,成為戴誠每年12月的重頭戲。慢慢地,越來越多人加入他的隊伍,多以老年人為主。他們的舞臺也越來越大,4年后,他領著一群老頭,站在了當地影劇院的舞臺上,臺下觀眾多達千人。
他說,那天他估算過,至少有七八成的觀眾“聽得現場落淚”。
頭幾次演出,戴誠的“紅歌部隊”全部掛靠在常州音樂家協會旗下。可是1999年,對方要求在演出節目中加入港臺音樂,他憤然拒絕,“我們是唱紅歌的,怎么能跟這些愛情歌曲混在一起???”
他一怒自立門戶,2002年,由他擔任團長的常州合唱團成立。團內分為老年組和在職組,團員選撥標準很簡單:熱愛共產黨,服從指揮,組織紀律性強。入團后的排練演出等費用,團員都不需要自己承擔。
合唱團的規模很快漲到140人左右,排練場地最初在公園等戶外場所,后來,當地一所學校與戴誠達成合作,免費提供了排練教室。
此后,在一次央視演出中,主持人笑稱戴誠是中國的“紅歌總司令”,隨著節目視頻、新聞的傳播,這一外號不脛而走。
戴誠的鐵腕形象,也開始在團員中“生動”起來。“團長人很好,就是愛罵人”,一名團員告訴記者,有時候老人走得慢,戴誠也會發火,拉著大嗓門吼。他還愛摔茶杯,甚至會假裝向老人潑茶水。
合唱團還有一系列不成文的規矩:演出時不能論長道短,在演出場合嚴格兩人一排,嚴禁打鬧……戴誠稱,設立這些細則,是因為“唱紅歌要有唱紅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