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低,肉質鮮美不遜進口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引進三文魚苗15萬尾,采用工廠化車間養殖和海上網箱養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廣,在現有三個養殖車間的基礎上將再次擴大規模。“再新增加兩個養殖車間,來擴大養殖規模。”潘主任介紹,在水循環方面,他們已經在安置過濾設備,爭取能夠年內將水過濾后進行循環利用。
“今年已經賣出去兩三千斤,每公斤的批發價格在65元左右。”潘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將三文魚送到酒店后,對方感覺三文魚的色澤更加鮮亮。“肉質富有彈性,口感滑潤,毫不遜色國外進口的同類產品。”青島忠海水產公司的總經理曲建忠告訴記者,此前他們曾帶著三文魚到國內最大的三文魚深加工公司看品質,得到了對方的高度認可。
劉學政告訴記者,國內市場對于三文魚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國內要從國外進口5到6萬噸,缺口十分明顯。“兩年前剛開始引進的時候 ,每公斤三文魚的價格在100元左右,現在已降低到六七十元。”劉學政告訴記者,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勢必會繼續拉低市場上三文魚的價格,讓更多市民吃到美味魚肉。
發展
海洋牧場奏響“藍色暢想曲”
位于城陽紅島海域的青島豐參行海參基地面積達數百畝,為當地漁民帶來一千多萬元的銷售收入;靈山島海參獲“地標”保護,2500公頃海域納入保護圈……除膠南市大場鎮人工養殖三文魚外,近年來本市工廠化海水養殖得到了迅速發展,養殖面積達到43萬平方米。全市各類漁業養殖合作社已經發展到 140多家,成為發展規模化漁業生產的主力軍。
目前,青島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基地,全市現有水產品加工企業400多家,年出口創匯18.5億美元,占全國十分之一。同時,青島還積極開展遠洋捕撈業。根據今年 10月份出臺的《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意見》,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末,全市遠洋漁船總數達到 100艘,遠洋漁業年產量超過3萬噸,形成一批實力較強、管理規范和信譽度高的遠洋漁業企業。遠洋自捕水產品回運量超過1.5萬噸,占遠洋捕撈總量的50%以上。此外,市財政也將設立遠洋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對新建或購買遠洋漁船進行補貼。
今年 9月21日,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成立,該協會將積極維護漁業生產者的利益,推動海洋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科技進步,進一步提高本市水產品市場競爭力,現代漁業將在青島這片肥沃的海洋牧場上蓬勃開展,奏響“藍色暢想”曲。
計劃
五項措施推進現代漁業發展
按照計劃,今年青島市將采取五項措施,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漁業發展水平。
首先是實施“雙十”計劃,圍繞“黃海一號”中國對蝦、仙胎魚、三文魚等十大良種,池塘標準化改造技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等十大良法,有效開展水產良種、良法的引進、培育、示范及推廣,全面提升水產良種化水平和產業等級。二是以實施“科技興漁”活動,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要求,著力推進漁業科技進塘、入場、到戶,提高漁業科技服務水平。三是以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提升漁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加快制定完善《青島市漁業地方標準》建設,在深水抗風浪網箱養魚、工廠化養殖、池塘改造養海參等優勢產業領域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遴選60家重點養殖企業進行水產養殖GAP體系建設試點,全面提高青島漁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四是以加強監督管理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青島“放心水產品”品牌。五是以強化病害防治提升漁民生產收益水平。(記者 高亮 郝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