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1月16日電 記者日前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將牽頭組織“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試驗性應用,執行“南海深部科學計劃”。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峰介紹,預計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在南海開展試驗性應用,執行“南海深部科學計劃”,主要是為科學家研究南海的形成、發展和今后的趨勢提供技術支撐,作業區域包括一個冷泉區和一個海山區。
????“如果條件允許,‘蛟龍號’還將在我國東太平洋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區開展作業。”劉峰說。
????劉峰表示,“蛟龍號”試驗性應用是國家深海基地在基本建設同時,開展業務化運行的首要任務。“過去,國家深海基地是‘蛟龍號’載人深潛海試的參與單位,現在是牽頭單位。角色的轉變帶來了很多挑戰,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將眾多的參與部門和單位擰成一股繩,讓大家精誠合作,圓滿完成試驗性應用。”
????劉峰透露,國家發改委已經正式批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新母船的建造項目。
????劉峰還介紹說,國家深海基地正在制訂第二批潛航員的選拔、培訓和考核標準及方案,共計劃招收6名,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選拔。“我國已經完成首批兩名潛航員招收和培訓工作,在選拔、培訓和考核標準方面有一定基礎,但隨著我們對深潛認識的加深,正在優化方案。”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為推動中國深海運載技術發展和中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及科學研究而研發的高技術裝備。歷經10年的研發與海試,今年6月27日,“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至7062米,標志著其正式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
????蛟龍號南海科考四大猜想
????在電影《地心游記》中 ,地表之下有一個生機勃勃的地心世界,那里甚至有一片海洋,生活著各種史前生物。不過,地表下的海洋并非完全虛幻,隨著深海鉆探的不斷開展,科學家發現,在深海海底之下存在著大量的液體,甚至可以稱為“海底下的海洋”。
????但由于深藏于數千米的深海之下,科學家只能通過鉆探取得的樣品對其管中窺豹。明年“蛟龍號”將赴南海深潛科考,可望進一步揭開“海底下的海洋”的神秘面紗。這是“蛟龍號”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科考任務。科學家將乘坐蛟龍號深入南海“龍宮”,探索熱液和冷泉,揭秘“黑暗食物鏈”,追蹤可燃冰的蹤跡,光臨奇特的火山口。
????“蛟龍號”先前的6次下潛作業發現了11種可能的新物種,其中第五次下潛至7062米釋放誘餌后,魚、蝦、海參等蜂擁而出。在生物資源更加豐富的南海,“蛟龍號”的發現值得期待。據《南方日報》
????國家深海基地籌建工作進展順利,繼總體規劃方案獲國家海洋局批復后,目前初步設計方案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 ,國家深海基地有望明年5月底前開工建設。
????國務院于2007年1月批準建立國家深海基地。2010年6月,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國家深海基地將在青島市即墨市鰲山衛鎮建設。根據國家海洋局批復的總體規劃方案,國家深海基地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組織實施,總規劃用地390畝,用海62.7公頃。
????國家深海基地不僅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業務化運營單位,而且將為中國各類深海科研提供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深海科研所需裝備和技術支撐,發揮國家級深海研究基礎平臺的作用。
上一篇:首個巨無霸消防車青島投入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