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有觀點認為,企業只有自身發展壯大到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后,才能夠有能力去履行社會責任。而作為中國最專業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提供商,易才集團自2003年成立便一直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至今不過10個年頭,可以說是一家剛剛起步不久的年輕企業。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易才集團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如此熱衷呢?
對此,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表
發揮優勢 以創業促就業
易才集團的“責任-發展”循環圈絕非空談,自創立之初便成立了華夏恩三社會責任促進中心,并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核心使命與價值觀。2009年,針對金融危機對中國人力資源行業的影響,易才集團將如何促進更多的人更好地就業,尤其是以創業促就業,作為整個集團首要的社會責任工作。
2009年6月,針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易才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成立了大學生創業中心(BIT&CTG創業中心)。這是國內第一家“校企合作、以就業為導向”的創業基地,易才集團利用自身全國布局和人力資源專業優勢,通過校企合辦的方式第一次將創業輔導長期駐扎進校園,通過系列化的創業培訓和講座,針對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人力資源支持和創業輔導,并進行創業項目的后期跟蹤與輔導。這一國內創業輔導的創新模式還被評選為2009年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優秀案例。
此外,針對待業人員專業技能低和缺乏工作經驗的問題,共青團中央向社會發出號召,為待業人員提供見習機會。易才集團響應團中央號召,結合全國布局的自身特點,在全國成立了40多個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幫助待業人員提高專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同年10月,“易才集團——六安高級技工學校”就業培訓基地在安徽六安成立。該基地充分利用易才集團全國化服務網絡這一優勢,結合六安高級技校技能培訓的專業優勢,以職業技能培訓為載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旨在探索一個新的機制來解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就業問題。而易才開展的這些項目并不在于解決一時一地的問題,而是著眼于長遠的戰略意義。
擅于實踐 扶持創業孵化
除了著眼于以創業促就業的社會責任項目,易才集團近年來更加注重對創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本土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據相關調查顯示,近些年,我國大學生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總數的2%,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0%的比例,這就說明目前中國大學生創業還缺乏相應的創業人培養機制。因此,促進青年創業不僅是對青年創業者的幫助,對于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于是,為了總結創業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給創業者在不同創業階段提供決策參考,易才集團聯合清華大學提出了創業管理的“鳳凰曲線”,這也是國內首次在該領域對客觀規律做出的學術研究。而在2012年6月由人社部召開的第二屆人才發展論壇上,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因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績,成為人力資源外包行業唯一受邀出席的企業家,其論文《創新創業人才在地區培養機制探索與易才實踐》更是獲得了此次評選的國家級一等獎。
對于創新人才培養,李浩認為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針對目前的本土化創業人才培養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方法。而早在2011年,易才集團就針對大學生創業推出了“易創計劃”。這項完善的系統化人才培養計劃將歷時5年,致力于培訓培養10000名青年大學生創業人,并將其打造成“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HR專業支持的公益平臺”。與其他創業人培養項目不同的是,“易創計劃”更加擅長培養機制的創新,整個“易創計劃”體系由“易創培訓”、“易創大賽”、“助創服務”三大模塊支撐。分別從人才識別、真實演練、提供動力等三個層面入手,伴隨著三大模塊的推進,還會有幫助就業、理論支持等側翼支撐。同時,從易才集團的實際運營經驗來看,由于整個創業培訓計劃體系較之單一的比賽或者其他短期項目都較為完備,因此,對創業者的吸引力較強,創業者參與后,收獲和滿意度也較多。并且,此次易創計劃還在原有易創大賽的基礎上正式推出億人力平臺,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提供服務。對此,易才集團認為,在大學生就業環境嚴峻的背景下,把創業促就業類的社會責任項目做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平臺,并通過該平臺傳播創新理念、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出有差異化的就業競爭能力,更加有利于創業項目的孵化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弘揚慈善 關愛弱勢群體
當然,除創業促就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外,易才集團還一直將弘揚慈善文化,助推慈善事業作為核心企業文化和使命責任。2012年10月29日,為了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易才集團聯手國際NGO組織兒童樂益會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鎮第二小學啟動了“李恩三雕像揭牌”暨“助成長-不孤單”關注留守兒童活動。
在活動當天,易才聯手當地醫院,分別從健康體檢、健康講座、健康用品三個層面對全校300多名學生進行全面的健康關愛的落實。其中,僅針對留守兒童的健康體檢服務就包括了健康檔案管理、體格發育測定及評估、兒內科檢查、兒外科檢查、眼保健(視力檢查)及口腔檢查在內的6大項體檢服務。并且針對體檢結果,對有需要但又確實有困難的兒童及家庭,給予后續的健康幫扶。活動還得到了著名公益組織兒童樂益會(中國)的大力協助,通過志愿者與留守兒童進行互動游戲等方式,對留守兒童展開心靈慰藉和開導。對此,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表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除了“物質關愛”外,常態的“非物質關愛”則是提升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機制。此外,易才集團還先后出資100萬元人民幣與新安中學合作設立了華夏恩三獎勵基金,用于獎勵新安中學師生中的優秀者。并于2009年向新安中學捐贈100萬元用于購買圖書,為同學們提供精神食糧。同時,易才集團也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以多方協作的方式和常態的“非物質關愛”機制,一起改善留守兒童的健康狀況和教育環境。
總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或許只有在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盡可能地為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才能受到人們尊敬,從而獲得一種無形而有力的競爭資源,實現基業常青。但對于像易才集團這樣的企業來說,履行社會責任是宗旨,卻不是目的。對此,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該“從我做起”,兼顧內外。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并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實現良性循環發展。
上一篇:長春師任堂 維生素對寶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