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滕王閣
近日,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意欲集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但11月2日至4日在長沙舉行的“2012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市長論壇暨第九屆名樓年會”傳出消息稱,由于各地政府未能達成共識,申遺計劃暫緩進行。
【十大名樓 文化厚重】
十大名樓聯合申遺,最早由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倡議。參加申遺的是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鸛雀樓、大觀樓、閱江樓、天心閣
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重建的,閱江樓是2001年才建成的……十大名樓許多都是現代新修的,這使人們對名樓的申遺資格頗有微詞,有人甚至將“十大名樓”戲稱為“十大樓名”。對此,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會長鄒律資解釋說,中國名樓多數是木構,年代一久,很多名樓都經過重新修建。但是,每一座保留下來的樓閣都有著厚重的文化支撐和延續。
南京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顧江教授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許多景點由于歷史久遠,不得不翻新,但重要的是翻新后要保留歷史遺產的民俗、審美等價值,只有這樣文化內涵才不會丟失。
【申遺無錯 管理欠缺】
有評論指出,十大名樓申遺是在為漲價尋找資本。顧江教授告訴本報記者,積極申遺本身是無可厚非的,輿論對十大名樓申遺的批評實際是指向申遺后的管理弊病。
顧江認為,申遺對提升當地的文化精神理念和精神氣質、對外開放度和國際化水平乃至于中國的文化水平和文化軟實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但許多景點短視,只顧本部門增收。
顧江建議,申遺成功后,當地不該靠景點漲價獲得經濟效益,而應立足長遠、可持續發展,由管理部門統籌規劃,為游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務,從而帶動周邊產業鏈,培養起文化服務業,然后再通過轉移支付補貼景點。
顧江舉杭州西湖為例,西湖自2002年起免門票,201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并未恢復收費。杭州舍棄一張門票,換來的是第三產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