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公寓里的青春
2012年8月13日晚,一間不足5平方米的蝸居(房號508)里,一名女孩在床上玩手機,另一名女孩在床下隔出來的“浴室”里洗頭發。這間蝸居所在的膠囊公寓,坐落在武漢市硚口區古田一路一個城中村內,是一棟6層私房。
這間小房子,被房東隔出九大功能區——閣樓上是聽歌上網的娛樂區,也是休息區;“樓下”有“廚房”,一個無煙灶臺,小得只能容得下兩口鍋;有餐桌,偶爾也兼
508房的房客張小姐在快遞公司上班,她說“膠囊房”功能設施齊全,布局合理,私密性較好,不但不覺得擁擠,反而有點兒溫馨。這里月租只有300多元,比一般出租房便宜近2/3,性價比較高。9月份,她所在的公司就要搬家了,離這里數十公里,但她不打算搬走,住在這棟公寓里的另外幾名同事,也沒有搬家的打算。
在膠囊公寓的房東王佳才眼里,房子是活的,像細胞一樣可以裂變,一間可以變成兩間,四間可以變成八間,面積越變越小,但功能卻一樣也不能少。
老王被租客們稱為“武漢最牛房東”,因為這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膠囊房,創意、規劃、設計全都出自他的手筆。在這棟樓里,他隔出了膠囊房55間,最小的一間面積僅有4.5平方米,租戶多為剛剛走出校園,在武漢艱苦打拼的年輕人。
老王說,現在房價不斷上漲,房租也水漲船高,許多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買不起房,也租不起大房子,于是他將自家這棟六層私房改造成了膠囊公寓。
他先是拿98平方米的二樓小試牛刀,改造成9間大小不等的膠囊房,一經推出就受到年輕人的熱捧,經過這番改造,房子的月租金還能多賺200多元。
從這次房子裂變中,老王嘗到了甜頭,也認識到這些年輕人對房子的要求是便宜、方便和私密性,對居住條件并不在意,只要能滿足睡覺、吃飯、洗澡和上廁所等基本需求就行,于是他把另外5層樓也仿照二樓的格局,各自改造成9間,其中一樓被分割成10間,還都配上了獨立的廚衛和網線。
上一篇:身體賺錢的辛酸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