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被人搶劫(網貼)
這起罕見的個案揭示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維穩與法治,這兩個本不應該相沖的命題,何以成為有關部門面前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10月下旬,國內多家網絡論壇流傳一則有關甘肅省工商局公文被公然搶奪、公務人員被毆打的帖子,并隨帖附上了視頻與截圖等相關資料。根據網帖所提供的信息,搶奪公文事件就發生在甘肅省工商局的辦公樓內,組織實施上述行為的是一個名叫“朱國堯”的溫州商人,10多名“協同作案者”包括朱國堯在內有好幾個億萬富翁,甚至還有4名律師。朗朗乾坤居然發生如此咄咄怪事,一時間議論紛紛。
記者赴蘭州市對網傳的這起“搶奪公文”事件進行了調查,發現確有其事,但背后成因尤其是當地對這起事件的處置卻耐人尋味——當地溫商之間因股權糾紛引發連環官司,而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導致矛盾升級,最終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在對下級部門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進行糾正后,成為其中一方遷怒的對象,甚至被組織人馬圍攻并以制造群體事件為由恫嚇。
面對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當地有關部門居然被嚇住了,以維穩思路對包括搶奪公文事件在內的所有問題采取擱置措施,導致這一事件繼續偏離法制軌道,溫商之間的積怨也進一步加劇,也由此給當地維穩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這起罕見的個案揭示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維穩與法治,這兩個本不應該相沖的命題,何以成為有關部門面前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公文被搶前后
10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甘肅省工商局,表明采訪意愿后,傳達室工作人員透露,公文被搶發生在該局政策法規處,被毆打的便是法規處處長張玉光,整個省工商局無人不知。法規處位于甘肅省工商局的六樓,張玉光處長面對記者的來訪言語謹慎,但不掩失望,“這件事確實發生在這里,文件至今沒有返還,我也沒有得到一個說法。”張玉光處長不愿對此事性質作出判斷,要求記者去找負責宣傳的董明坤主任,“公文被搶,人被打,張處長當然很憤怒,但他的謹慎也情有可原。”董主任說。
搶奪公文事件發生在9月21日上午,據知情人士透露,上午9點,在蘭州經商的溫州商人朱國堯、陳玉東夫婦等10多人來到甘肅省工商局六樓。陳玉東與另一名女子先行進入法規處要求查看文件號為“甘工商復決字【2012】第002號”的行政復議決定書原件。接待她們的正是張玉光,因為陳玉東等人拿不出有效身份證明,張玉光出于謹慎,拒絕對方復印、拍照。“朱國堯猛地推門進入,張處長迅速將文件收進抽屜,隨后朱國堯佯裝退出。”
知情人士透露,退回走廊的朱國堯此后來到電梯廳,與守候在那里的同伴反復商議,10點57分左右,陳玉東再次說服張玉光拿出這份行政復議書,就在張玉光重新拿出文件的一瞬,朱國堯再次推門而入,一把從張玉光手中搶走了這份文件。
六樓電梯口的攝像頭記錄下了朱國堯等人事先策劃以及搶走公文后的一幕,朱國堯搶走公文跑至電梯口,又將公文交給守候在這里的同伴,后者從消防電梯逃逸。
公文被搶后,張玉光叫喊著追了上來。10點58分,他出現在攝像頭記錄視頻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神情焦急,而其他辦公室的公務員也聞訊趕來增援。隨后令人瞠目的一幕發生,張玉光被人按倒在地,知情人士透露,對方沖著他的臉打了一拳,并狠狠踢了一腳,隨后對著張玉光破口大罵。挨打后的張玉光仍舊與同事們順著消防通道緊追不舍,最終將主謀朱國堯抓獲。
董明坤主任表示,省工商局自成立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從局領導到普通員工,無不感到憤怒。“搶奪公文,這是明目張膽的犯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現在的一些老板,有了錢就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你從他們的這些舉動可以看到他們的膽子有多大!”
對于網絡流傳的那段視頻,董明坤坦言肯定來自省工商局內幕,至于是怎么流傳出去的,他表示不清楚。董明坤解釋,因為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來不及反應,以至于朱國堯的同伙搶走公文后順著消防通道從六樓一直跑到一樓大廳,并順利逃離了工商局。
知情人士透露,被抓后的朱國堯態度蠻橫,張玉光與他交涉了兩個小時,要求其在下午3點前將公文送回,可以視為一時沖動不予追究責任。“張處長對朱國堯說,我被你打了也就罷了,但公文必須還給我,否則我沒看住公文便是失職,對不起工商局。”朱國堯滿口答應,而后被放走,但他并未兌現承諾,之后,張玉光又給他電話催要公文,仍舊未果。“我們還是很想與企業家為善的,因此表現寬容,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報警。”董明坤解釋。
甘肅省工商局保衛部于9月21日下午5點左右報警。根據刑法第280條第一款規定,搶奪國家公文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時隔一個月,警方也未對朱國堯采取行動,因而張玉光處長難掩抱怨,不過董明坤對此表示,省工商局領導也是義憤填膺,一定會追究朱國堯的責任。“此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至于被搶的文件,還不還回來已經不重要了,性質擺在那里!”
公文被搶、處長被打,發生這樣的事對甘肅省工商局而言確實有些恥辱,有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損傷的不僅是工商局的尊嚴,“這張臉,不是我們某個人的”。
事件發生后,甘肅省工商局加強了安全管理,記者采訪時恰遇一名檔案室工作人員向董明坤討教防搶良方。
“今后誰要查看檔案、文件,先把門鎖上,文件交還再放他走!”董明坤神情嚴肅,“張處長的教訓要吸取。”
朱國堯組織策劃搶奪國家機關公文,按董明坤的了解背后有著復雜的企業內部股權糾紛背景。
有省工商局員工抱怨,“其實是蘭州市工商局惹的麻煩。”
但董明坤認為這些都不能成為搶奪國家機關公文的理由。
行政不作為之爭
在蘭州商界引起轟動的這起搶奪公文事件實際源自“當地溫商的內部矛盾”,是來自溫州永嘉的朱國堯與來自溫州樂清的林賢通這兩個地產商之間的較量。
據了解,身為甘肅溫州商會執行會長的林賢通1991年來蘭州從事服裝批發生意,后成立了甘肅瑞鑫房地產公司,發展至今已在蘭州投資建設了60多億元規模的地產項目。而48歲的朱國堯最早在新疆販賣棉花,賺得第一桶金1000多萬元,2002年,他用這1000多萬元并集資500萬元收購了原上海金達棉紡廠,后改制為上海國堯紡織有限公司,這之后也踏足房地產業。2005年,朱國堯與小舅子陳良同、葉成岳等人發起成立了甘肅永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蘭州創意國際商貿城。朱國堯擔任法人代表,葉成岳擔任總經理。
但按照林賢通的說法,因為資金短缺、股東內訌等問題,創意國際商貿城項目一直無法順利推進。“關鍵問題是朱國堯一直走的是一條靠社會集資發展的道路,他在山東淄博有兩個房地產項目,其中一個投資近3個億,全部靠永嘉老鄉高利貸社會集資。”林賢通介紹,朱國堯十年間一直采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在其多個項目中周旋,但均未產生效益。這樣的情況下,2011年10月,迫于資金壓力,朱國堯與陳良同通過葉成岳找到了林賢通,提出將兩人所持永瑞房地產的43%股份轉讓給林賢通。
因為林賢通不是永瑞公司的股東,而股權轉讓按照規定又必須在股東之間進行,葉成岳便作為林賢通的代表收購股權。2011年10月12日,朱國堯與葉成岳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朱國堯將其擁有的全部股權轉讓給葉成岳。3日后,永瑞房地產開發公司召開股東大會,5位股東一致通過同意朱國堯、陳良同將手中所有的股份轉讓給葉成岳并變更法人代表為葉成岳,并形成股東會決議。
當年10月21日,朱國堯、陳良同、葉成岳等人將變更材料報送蘭州市工商局專業市場管理分局辦理股權、法人代表變更登記備案。“然而,我后來才陸續發現,朱國堯在與我交易之前,就已經多次利用自己持有的股權向社會融資,一女多嫁,涉及好幾個億。”林賢通透露,“他甚至騙了蘭州某黑社會頭目。那些被朱國堯騙了的人都逼他反悔與我們的交易,如此,朱國堯的老婆便以跳樓威脅,不許市工商局變更。”
糾紛由此產生并鬧上法庭。朱國堯對法庭陳述自己是出于融資需要被葉成岳騙了,實際是一個擔保合同,而非股權轉讓合同。記者注意到,2012年4月24日,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判決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合法有效。8月24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時,又以事實不清為由撤銷了這份判決,發回重審。
這起糾紛至今仍未有結論,股權變更因此擱置。不過,林賢通一方卻堅持認為股權糾紛無關法人代表的變更,因為完全是兩個法律范疇的問題。為此,永瑞公司于2012年6月8日和6月13日兩次向蘭州市工商局申請辦理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葉成岳的手續。但蘭州市工商局卻遲遲不予登記變更。為此,永瑞向甘肅省工商局提起行政復議申請。
2012年9月18日,甘肅省工商局作出了行政復議,撤銷此前蘭州市工商局對永瑞公司的具體行政行為,要求在7日內對法人代表變更登記申請依法作出行政決定。這就是后來被朱國堯搶走的“甘工商復決字【2012】第002號”公文。
細看這個行政復議書,其實并沒有對是否應該同意變更表明立場,省工商局只是要求市工商局“行政要依法作為”。
孰料,省工商局卻惹怒了朱國堯,在搶走公文、毆打公職人員后,朱國堯將省工商局告上了法庭。
“難道上級部門要求下級部門依法行政作為也有錯?”省工商局某部門負責人不解。
維穩 法治?
讓甘肅省工商局更為詫異的是,居然有4名律師參與了這起搶奪公文事件,且搶走公文后第三天,也就是9月24日,朱國堯還組織了幾十號人圍攻省工商局,要求撤銷這份行政復議書,據知情人士透露,朱國堯還向工商部門投遞了一封威脅信,表示如果不按他的意思辦理,將組織千余人鬧事。蘭州市酒泉派出所證實曾接到省工商局的報案,但更多詳情要向城關區公安分局了解。
蘭州市城關公安分局宣教科馮姓負責人現場辦公,向辦案人員了解了該案的情況,表示,情況復雜,朱國堯還曾醞釀組織人游行示威,被公安部門及時制止。出于維穩需要,“搶奪公文”事件暫時擱置,以免激起更大的事端,“在沒有調查清楚前,不能定性,可能是搶,可能是抽,也可能是拿”。按照酒泉派出所的理解,被搶的不算公文,是“資料”,馮姓負責人認為,“就算不是公文,他(朱國堯)這么干也是不對的。”但記者注意到,省工商局接受采訪的人員以及蘭州當地多名律師均堅持認為被搶的文件就是公文。
記者撥通朱國堯的電話,對方堅稱自己是被騙了,而之所以對省工商局采取極端措施,是因為感覺到不公。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這起溫商內部的糾紛愈演愈烈甚至影響到了雙方在當地的投資,朱國堯實際控制了創意國際商貿城的工地,據說曾將林賢通一方的人打出工地。糾紛雙方還互相指責對方非法集資、詐騙涉及數億元之巨并報案,葉成岳更是舉報朱國堯曾雇兇殺人。為了解決矛盾,蘭州市政法委、維穩辦等多個部門曾多次組織協調。
在采訪中蘭州市多個部門均對記者表示希望理解他們維穩的壓力,不過,維穩的手段目前看來無助于這起事件的平息。
林賢通對當地政府這種維穩壓倒一切的思路大為不滿。“朱國堯因此有恃無恐,并繼續利用法人代表身份招搖撞騙,一旦跑路后果不堪設想。”為此代理律師向蘭州市工商局遞送了律師函,要求工商局鑒于朱國堯身負巨債等情況,應采取完全限制性警示制度,限制其擔任法人代表,否則給公司以及各股東造成的涉及6個多億的損失將由該局負責。
而省工商局某官員則質疑:“搶奪公文的行為總得有個說法吧,否則政府的尊嚴、法律的威信何在?”
“提供一個公正的平臺,以法治的方式解決企業糾紛難道就這么難?”林賢通反問。“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政府部門的維穩壓力在這場較量中獲得平衡?”(首席記者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