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 拿出積蓄租地300畝
2008年,劉峰只身一人來到膠州洋河鎮曲家蘆村,在周圍村子里他租了間民房當 “辦公室”,專心管理起他承包的山頭。不當裝修老板而去下鄉包山頭的選擇,在當時除了妻子支持外,他的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父母更是竭力反對。很多親戚也都認為他這是在“瞎折騰”。“不管賺不賺錢,種菜種樹始終是農民做的事。”劉峰父親認為,兒子應該繼續在城里當老板,逢
[規劃] 農田打造成生態園
有了這300畝地,是種植傳統蔬菜還是另辟蹊徑?劉峰考慮良久,最終決定把這片農田打造成生態園。“我認準了這個行當肯定能行,于是我四處游說朋友和我合伙,最終兩名朋友答應和我一起做這件事。”劉峰說,今年年初,他和這些朋友再次出資300多萬,先后在這片農田中建起了5個占地幾十畝的立體種植大棚,棚內還栽種上了水果黃瓜和西紅柿等。
另外,在農田中他劃區域分別種植上白菜、芹菜、蘿卜、香菜、生菜等有機蔬菜品種,為方便管理,他投資20多萬在田間地頭安裝水電設施。通過6個多月的管理、建設,農田被他建造成全新的以農業為主的生態園。“從今年6月份開始,園區里的部分蔬菜開始收獲,目前利潤也比較可觀。”劉峰說,截至目前,園區建成后9個多月來,靠著售賣有機蔬菜,他已凈賺20多萬元。
正是看到了他事業上的紅火,有些原本和他一起在青島做裝修生意的朋友紛紛向他“取經”,打算在別的鄉村投資建設生態園。
[人物講述] 今年以來瘦了20斤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膠州洋河鎮曲家蘆村劉峰的生態園,生態園內生機勃勃,20多名工人也正在這里忙碌著,里面不僅有特色大棚立體種植,還有各種有機蔬菜種植專區,菜地里辣椒、茄子、絲瓜、蘿卜、水果、玉米等應有盡有。
劉峰在蔬菜大棚中和工人們一起采摘蔬菜。記者眼前的劉峰,身高有1米8左右,皮膚黝黑、穿著普通,乍一看與普通農民并無兩樣。“農閑的時候,兩三名工人就夠用了,現在農忙我就聘請了當地20多個農民。”劉峰說,租地種菜后,他引進了一臺旋耕機,聘請的農民沒人會用,他就自己開著機器把30多畝地翻完,結果累得整整睡了兩天。現在在他的指導下,已有3個農民會使用旋耕機了。
從今年建設這個生態園開始,劉峰就親自上陣干農活,這也讓他整整瘦了20多斤。 “白天,我在雞鳴犬吠中勞作,迎著晨霧在鄉間小路上散步。晚上,我聽著蛙聲和蟲鳴入夢,過著悠然自得的農耕生活。這種付出勞動后收獲的感覺在都市里是沒有的,再就是還能鍛煉身體和減肥。”看到記者,劉峰調侃了起來。
打造觀光農業景點
“到了年底,你看這個大棚內的蔬菜,至少還能給我帶來20多萬的收入,但這不是我最理想的規劃。”劉峰告訴記者,從明年開始,他和兩名合伙人打算再投資上千萬元,在不改變農業保護區原貌的基礎上,對這個生態園繼續建設。初步計劃是將這里分為三個園區,一個蔬菜觀光園區,設置休閑小道,配備供水、供電以及防盜保安系統等設施,讓人可以舒適、放心地散步游玩;一個是利用生態園的自然湖泊,在這里建起一個可就餐、垂釣游玩的高檔會所;還有一個,就是設一個集高檔盆景、園藝、奇石、花卉等于一體的休閑觀賞區域。
“最終我的希望是把這個生態園打造成立體農業觀光景點,到那時,市民在周末驅車來到這里,既可享受田園風光,又可采摘有機蔬菜,體驗真正的‘鄉下人’感覺。”劉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