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一則名為“臺灣女子被活蝦刺到小腿,感染細菌不幸身亡”的微博在網上瘋傳。微博稱,臺灣一家庭主婦買活蝦犒賞家人,沒想被活蹦亂跳的蝦刺了一下右小腿,竟感染創傷弧菌,進行截肢手術仍不能阻止敗血性休克,最后不幸身亡。被蝦刺一下也會致命?不少愛吃海鮮的網友惴惴不安,也有網友質疑“太夸張”。為一探究竟,記者采訪了專家。
感染多發沿海城市
真有這么可怕的細菌感染嗎?廣
創傷弧菌有海洋“無形殺手”之稱,在海洋內普遍存在,只要是海里的生物,都會攜帶,海蝦并非唯一的感染源,梭子蟹、青蟹、貝殼類、海魚等都曾引發過感染事件。而內陸省份的河蟹、河蝦一般不存在,所以我省極少接診到這類病人。創傷弧菌的感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消化道攝入,比如貝殼類海產品以及生魚片;另一種是皮膚直接感染,比如接觸海產品時產生了傷口,創傷弧菌就會侵入人體,但人與人之間不會相互傳染。
傷口紅腫需高度重視
國慶長假,不少市民選擇去沿海城市游玩,自己動手撈螃蟹捕魚,有些人還喜歡在海邊一邊抓海鮮一邊燒烤。這樣,接觸海鮮、吃海鮮的人也越來越多。有讀者咨詢,是否接觸海產品就會“中招”呢?
程青解釋,一般來說,大部分人都不會感染,即使感染,也是很輕微的,但如果存在免疫力低下或基礎性疾病,就很有可能發病?!瓣P鍵看是否出現紅腫,如果劃傷的地方出現紅腫,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創傷弧菌之所以容易致死,一是因為發展速度快,感染者幾小時內皮膚就會出現潰爛,兩天內組織壞死,隨后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發癥,最終喪命;二是許多市民對此不了解,覺得只是小傷口而不重視。因此,在海邊游玩的市民要對此提高警惕。
“無形殺手”害怕高溫
有報道顯示,在美國所有經食物途徑傳染的疾病中,創傷弧菌引起的死亡率最高。近年來報告美國、韓國、日本及沿海各國因生吃牡蠣導致原發性敗血癥,死亡率高達70%,而且該菌快速致死,感染者多在1-2天內死亡。“創傷弧菌怕高溫,所以海鮮一定要煮熟,不要貪鮮生吃。”程青提醒,以下高危人群在接觸海鮮時尤其要小心:酒精性肝硬化、肝病、酗酒、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淋巴瘤等。(來源 楚天金報訊 記者高琛?。?(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