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中國第一艘航母無重型反艦導彈 因用處不大(組圖)

來源:人民網-- 2012-09-28 15:45:27 字號:TT

  [提要]我們知道航母最主要的武器是艦載機,但是搭載這么大一個龐大的系統,又占空間、又占數量,肯定影響艦載機的搭載數量。再一個我們看到“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發射口在甲板跑道上,如果這個導彈發射,甲板上起飛作業就不要操作了,整個甲板的作業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我為什么說是雞肋的問題,因為作為一個6萬噸的航母,本來已經有條件把艦載機搭載反艦導彈,變成一個更有效的反艦武器,甚至比重型的反艦導彈更有效,因為只要計算打擊半徑,我用飛機搭載反艦導彈的打擊半徑甚至比重型反艦導彈的作戰半徑要高出一倍左右。哪個有效率?當然很明顯了。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中國航母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軍事訪談。隨著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網上關注航母的熱度也是直線上升,網友對航母上裝備的武器,戰斗力的生成,以及對我國海軍走上深藍,到底意味著什么?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十分的感興趣。今天我們十分榮幸邀請到了《現代艦船》雜志執行主編崔軼亮做客人民網,就航母相關問題與網友們進行在線交流,歡迎您崔主編。

  [崔軼亮]:網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崔主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是服役了,您認為這一艘航母對于海軍的實力會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呢?

  [崔軼亮]: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就是質變開始發生。什么是質變呢?可以說我們的海軍從有航母這一刻開始,就標志著我們海軍從綠水開始真正向藍水開始邁進了,以前沒有航母,現在有了航母這種武器之后,海軍兵力的發展、海軍的建設就圍繞著航母的核心去發展。我們知道航母遠洋執行使命,航母是一個繞不過的檻,必須裝備這種東西,所以是一個質變。為什么質變剛剛開始發生呢?因為畢竟是我們第一艘航母剛剛服役,好多海軍專家已經解讀過了,服役的時刻離它真正形成戰斗力中間還有一段差距,還有一段更長的路要走。而且這才是第一艘航母,我感覺按照一般的規律,只有一艘航母實際上不能保證隨時都有一艘航母可用,我們只是造出來航母了,并不等于我們會用,就相當于買了一個高級攝像機,并不代表我是攝像師,還有航母和整個編隊如何配合,甚至跟更高的,跟其他的軍種如何配合?這些恐怕都是接下來一步一步解決的問題。所以現在航母入役這一刻只是戲曲拉開了大幕,后面的路還很長,萬里長征這只是第一步。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航母。

  [主持人]:它的服役和正式形成戰斗力中間是有一個相當長的訓練周期的。

  [崔軼亮]:對。

  [主持人]:剛剛我們說的“遼寧艦”是經過改裝的,大家都知道,與它之前的姊妹艦,就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它們二者之間是有什么樣的區別,性能和戰斗力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崔軼亮]:它的確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是姊妹艦,當時在蘇聯時代的時候,“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是1143.5,當時“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是1143.6,我們這艘“瓦良格”就比“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性能要有好多改進,因為“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實際上是俄羅斯純血統航母的第一艘,實際上面有很多設計上的不周到和不滿意的地方,在后面這艘艦上都一定的改進。

  [崔軼亮]:由于蘇聯的解體,“瓦良格”沒有完全建成,建成不到70%的完工量。從我們現在,包括海軍,還有央視的媒體公布的照片來看,單就航母本身來看,我們的“遼寧艦”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甚至和它的前身“瓦良格”變化都非常大,最集中的變化就是艦上裝備的雷達和電子系統,還有航母自己的防御武器這一塊。首先來說,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裝備了四面相碰撞雷達,在當時是蘇聯第一型,裝艦也是第二艘,當時蘇聯給予厚望,號稱是蘇聯版的“宙斯盾”。但是我們發現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建完了之后,蘇聯在繼續建造二號艦“瓦良格”的時候,這個雷達后來拆掉了,他們不準備裝這個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蘇聯解體之后披露出來的雷達性能不能滿足需求,是一個不成功的產品。

  [崔軼亮]:當我們看到“遼寧艦”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四面陣,這是我們自己的型號。我們的一些防空艦在亞丁灣護航里已經亮相了,也裝備了一樣的型號。我們這個型號肯定比蘇聯的型號好很多,因為我們已經經過實戰的考驗。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還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進防武器系統,就是航母自己的貼身武器。現在來看,我們的“遼寧艦”和“庫茲涅佐夫元帥”相比,總的武器數量有一個減少,但是我個人認為武器的質量比它那個高。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考察一下“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建成年代是上世紀80年代,它實際上是一個“80后”,我們“遼寧艦”是“10后”,這二者相比“10后”更有機會接觸新的技術、新的裝備,甚至新的設計思想,按照常理我們的“10”后肯定比“80”后先進好多,總的來說是這樣。但是比較航母戰斗力的高和低,只考察航母本身還不夠,因為航母最核心是艦載機,實際上我們還應該在以后的日子里面持續關注“遼寧艦”艦載機的問題,就是它的發展問題。比較艦載機才能真正比較出來兩艘航母的戰斗力的高下。

  [主持人]:您覺得中國這一次改造“瓦良格”號航母,它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哪些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是不是已經能夠掌握自行建造航母的技術性難題?

  [崔軼亮]:和“瓦良格”號的接觸,是中國和現代航母的第一次接觸,以前有過接觸,要么就是老航母,要么就不會這么系統、深入。這個航母帶給我們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我們畢竟不用從零開了,我們有一個基礎,這樣進步更快。但是我個人并不認為沒有這個我們就自己搞不出來航母,我們憑自己的力量自行研發航母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主持人]:您覺得航母本身以外,航母不能一個人孤軍作戰,它會形成一個航母戰斗群,我們這樣的航母戰斗群還需要哪些類型的附屬艦艇呢?

  [崔軼亮]:航母戰斗群配置最完善是美國海軍的做法,他們不外乎是這么幾種艦,除了航母之外還有負責防空的巡洋艦或者驅逐艦等,還有負責反潛的這些艦種。除了作戰艦艇之外,還有一個大型的補給艦,一方面盡可能能一艘艦就能滿足整個航母戰斗群不管是油料、日常用品、后勤這些,還要滿足它彈藥方面的需求,是一個綜合補給艦。前面這些要求會導致它很大,因為航母經常是要高速移動的,另外要求它速度很快,是這么一種艦艇,是一個大型的綜合補給艦。除了防空、反潛以及補給艦之外,美國海軍還在航母戰斗群里配備了高性能的核潛艇,這個核潛艇在冷戰時期才有這個配置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防范當時它的對手蘇聯核潛艇的攻擊,我們朝這個方向走是比較理想的。因為美國的航母作戰群是經過考驗,表現非常好,這么一個配置是比較理想的配置。

  [主持人]:您覺得我們的“遼寧艦”如果擁有這些附屬艦艇能夠到位嗎?

  [崔軼亮]:剛才指出了幾點,比如說防空艦和反潛驅逐艦,反潛驅逐艦一般在海軍里就是通用驅逐艦。這兩種艦艇我們在亞丁灣護航當中已經看到了,像防空艦的170號艦、171號艦都是性能很好的防空艦。像通用驅逐艦,在護航當中出現的118號艦和113號艦都是很好的通用驅逐艦,我們護航里面最繁忙的就是補給艦。我們每次護航是一個周期換一波作戰艦艇,但是補給艦要盯兩個周期,我個人理解說明我們的補給艦數量還不是特別夠。所以我們如果發展航母戰斗群的話,是不是可以考慮增加大型補給艦的數量。有了這個之后就比較完備了,另外高性能的核潛艇,我們在海軍建軍60周年中國海上閱兵上也看到了攻擊性核潛艇也亮相了,實際上我們各個門類都具備了,接下來就是各個門類的艦艇性能再提升的問題。

  [主持人]:現役的艦艇當中哪些適合加入航母戰斗群呢?

  [崔軼亮]:還是剛才我提到的這些,像防空艦,像170、171這種就很好,如果有性能比這個更好的話,那就更好了。通用驅逐艦像剛才提到的168艦這些都比較合適?,F在綜合補給艦,至少滿足現在航母作戰群的需要是沒有問題的。

  [主持人]:針對我們的航母還研制新的軍艦還需要增加哪些功能?

  [崔軼亮]:研制新軍艦還是順著剛才幾個門類走,無非在現有的基礎上,性能要更好,比如噸位更大,搭載武器更強,雷達電子設備性能更好,基本上就是這些。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中國首艘航母上的殲-15模型。

  [主持人]:一說到航母大家就想到艦載的武器裝備,例如艦載機,這些武器主要是執行什么任務?除了艦載機以外,還擁有哪些武器?我們在航母模型上看到一些炮彈、雷達等。

  [崔軼亮]:像您剛才提到的,我還是強調一遍認識,航母最強大的武器是艦載機,除此之外航母還會有一些艦防炮,還有一些近程的導彈,這些東西是滿足航母的最末一道的防御圈,航母不像其他的艦艇,像我們的驅逐艦會裝大口徑的火炮、導彈這些,航母一般不準備這些東西,實際上在冷戰時期,英國海軍曾經在航母上裝備過重型的防空導彈,后來在使用的過程中就發現導彈似乎并不是如他們原來設想能發揮那么大的作用。實際上航母雖然大但是空間是有限的,裝上這種重型的武器就會影響艦載機的搭載量或者影響在甲板上作業的效率,所以得不償失。所以冷戰結束之后,這些新型航母再考察它,發現大部分都是只裝備近程武器。就像我們的“遼寧艦”一樣,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

  [主持人]:好多的網友之前對于艦載機的猜測有很多種,從最早的殲-11、殲-15,您覺得我們國家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上艦的關鍵技術是不是現在已經解決了?國產的艦載機有沒有可能在近期上艦?

  [崔軼亮]:這個問題也是我本人非常關注的問題,航母的核心就是艦載機。具體來說,艦載機要上航母的話,無非就是兩個大問題,第一個就是怎么在艦上起飛,第二就是怎么在艦上降落。這兩個問題我們考察“遼寧艦”,還有它的姊妹艦就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他們的設計著艦的話,因為“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用的是重型的艦載機,必須依賴航母提供兩個關鍵的設備:一是甲板著降系統,就是幫助它能安全的著降。二是阻攔鎖,阻攔鎖就是陸基飛機著陸可能有幾公里長的跑道,慢慢悠悠只要降下來就自然減速為零就為止,但是航母的跑道一百到兩百米就頂了,我們必須在這么短的范圍里把速度從非常快降到零,這就需要一個阻攔鎖,就是艦載機下來之后,有一個勾子把阻攔鎖勾住,能夠迅速減速。這兩個東西,留意最近一段時間密集曝光的遼寧艦的照片,這個東西都有,和俄羅斯的配置差不多,實際上我們在艦艇上著陸的硬件設備都是具備的。

  [崔軼亮]:第二個問題就是怎么起飛。怎么起飛,包括“遼寧艦”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他們用的是四兩撥千斤的巧辦法,他們有一個幫助艦載機起飛的滑躍的坡道,在艦首翹起來的那一塊,借助這個,實際上像“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重型的艦載機也可以順利起飛,實際上坡道就是一個坡,沒有說特別高精尖的復雜技術,只要計算好角度就可以用。所以,著艦和上艦的關鍵技術已經具備,航母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艦載機,接下來就是艦載機的研制、定型,就要等他的研制周期和訓練。坡道雖然是四兩撥千斤的方法,但是如果我們要選一種在航母上起飛飛機最有效率的方法還不是這種,而是像美國、法國航母用的彈射器,它才是最有效率的東西,我們看“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和“遼寧艦”沒有裝備這種東西,我個人認為這個以后也是一個發展的趨勢。

  [主持人]:“遼寧艦”對外公布的排水量是五、六萬噸,您覺得我們這一艘航母能夠搭載多少架艦載機?而且這些艦載機可能有多少類型?

  [崔軼亮]:“遼寧艦”排水量,官方公布不是特別具體,但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在俄羅斯冷戰后公布了滿載排水量是58600噸,接近6萬噸的樣子。艦載機的配置,因為畢竟兩個艦的結構是很相似的,因為是姊妹艦,我們可以考察一下“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情況就已經能夠說清這個問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一般是搭載22架重型艦載機,還有17架直升機,這個有自己的特色和考慮。22架重型艦載機按照當時的設計主要用于航母的防空,22架直升機,除了要有預警和通用的勤務直升機之外,還大一塊是反潛直升機,實際上這個配置表明了當時蘇聯海軍對它任務的要求,這艘航母要做的是防空和反潛,所以配置這兩種飛機。

  [崔軼亮]:但是這是蘇聯人的特例。美國人配置的飛機比這個要多,因為對航母的要求,除了要會反潛和防空之外,還有其他的要求,所以它的機群配置,數量比較多,種類比較齊全。在美國海軍那里,除了剛才說的戰斗機之外,還有攻擊機,但是現在美國的戰斗機和攻擊機是合一了。除了這個之外,固定翼的還預警機、反潛機,現在反潛機已經取消了,但是這是一些細節問題,預警機是非常關鍵的門類。除了這個之外,美國航母上也配備直升機,但是沒有那么大數量,它的直升機主要用途就是一些日常通用的勤務,他們雖然紙面說上直升機還擔負反潛使命,但是現在在美國航母戰斗群里,擔負反潛重任的不是航母。

  [崔軼亮]:除了這個之外,還需要一些艦載的教練機,用于培訓飛行員的飛機,俄羅斯當時用一種陸機的強擊機改裝的,美國把空軍用的教練機給它稍加改裝讓它適應上艦的需要做出來的。如果我們發展艦載機,或者我們要持續觀察這個問題的話,美國這幾個門類有參考價值,我們作為一個航母的話,至少應該配備殲擊機,就是戰斗機、攻擊機,如果殲擊機和攻擊機合作的話當然更好。再有就是預警機,如果我們沒有固定翼的話,有沒有直升機預警機,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還有也該關注一點,我們會發展什么樣的艦載教練機,因為這對艦載飛行員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剛才提到預警機,您認為我國航母預警電子站方面的性能和其他國家的航母相比已經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

  [崔軼亮]:要考察這個問題的話,首先要考察它姊妹艦的一些情況,因為畢竟俄羅斯現在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情況公布的比較充分,如果以“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性能來比對的話,可以這么說,這一航母的性能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肯定有余,上就是指美國海軍,因為發展航母的時間在那里擺的,沒有美國那么長,美國人積累的經驗沒有,美國人已經發展的技術沒有發展到那一步,所以和美國比的話,“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這一級肯定沒有辦法和美國比,但是比下是肯定有余的,因為就綜合戰斗力方面來說的話,比它之下的任何一型成功航母都要好,比它以下大部分航母性能至少持平,至少和法國航母比的話,戰斗力也不在它之下。

  [崔軼亮]:剛才提到的預警問題,現在整個世界上的航母只有美國和法國用的是固定預警機,這當然是最理想的配置。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像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用的都是直升機預警機,這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上用的飛機是一樣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用的直升機的型號是卡-31,可以認定他們在一個起跑線上。接下來就看哪個國家在上面持續投入,哪個國家先發展到更高的層次。目前來看,他們都是一個起跑線上。

  [主持人]:我們國家的“遼寧艦”有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可能性嗎?

  [崔軼亮]:這個和航母的結構有很重要的關系,再就是和飛機的性能有很重要的關系。這里可以提一個往事,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設計的時候,蘇聯的原設計師準備不給它搭載固定翼的預警機,蘇聯當時怎么考慮的呢?他其實很希望有一款固定翼的預警機,當然就遇到一個問題,如果用滑躍的手段在這么短的跑道上起飛的話,需要預警機提供更大的馬力。這樣的話,就考慮給預警機,當時有兩個型號,一個是噴氣的,一個是螺旋槳,螺旋槳是美國采用的類似的方式。如果做大更大動力必須要增加發動機的推力或者增加發動機的數量。但是不管怎么做,我要加一個發動機,這個飛機就更重了,更重的飛機還要達到起飛速度,就需要更大的推力。

  [崔軼亮]:就變成了一個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困境里面。到最后,“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造好的時候,預警機的研發還不理想。俄羅斯人自己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這么搞的話,我們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就太大太重,這樣就不適合在航母上使用,所以“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沒有搭載。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下一級是蘇聯發展的叫蘇聯的航母“烏里揚洛夫斯克”,這是核動力的航空母艦,在這一級上已經確定一定會搭載固定翼預警機,因為這一級上已經搭載了彈射器,彈射器可以滿足固定翼預警機起飛的要求,蘇聯的情況是這樣的,了解這個情況之后,我想我們的問題也應該能有一個了解。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艦尾的紅旗10防空導彈、深彈發射器、1130近防炮、干擾彈發射器。

  [主持人]:我國的這一艘“遼寧艦”更多用于科研和訓練,用于作戰的航母和用于訓練的航母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遼寧艦”有沒有可能投入作戰這個序列?

  [崔軼亮]:冷戰結束以后各個國家海軍發展情況來看,以美國海軍為例,美國曾經把一艘常規航母退役之后用于訓練的目的,實際上可以這么說,用于訓練和用于作戰的航母沒有任何區別,我作戰的航母一樣可以用來訓練,具體到“遼寧艦”來說的話,國防部發布會上特別指出,航母服役之后主要用于科研和實驗,我是這么理解問題的,畢竟我們中國航母使用經驗是零,之前沒有。不管怎么說,我們裝備的第一艘航母都只能是攢經驗的航母,除了大量的技術問題之外還有大量的使用經驗,原來都沒有,就算可以編一個教科書,但是和實踐還是有很大距離的。所以第一艘無論如何都是在攢經驗。有很多使用經驗就是隔一層窗戶紙,但是不用就點不破。舉一個很好玩兒的例子,主持人您覺得我的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的時候,機輪接觸甲板的一剎那,要加油門還是減油門?

  [主持人]:我覺得是應該減油門。

  [崔軼亮]:一般人都認為是減油門,實際上在二戰時期,美國當時裝備螺旋槳飛機的時候,標準的操作是最后接艦這一刻,它要把發動機徹底關掉,這個飛行機可以滑翔下來。但是從美國二戰打完之后,開始換現代化的噴氣式戰斗機的時候,發現原來的“古訓”不行,因為螺旋槳飛行關掉之后可以保持一定的力量滑翔,但是噴氣飛機比這個重多了,特性不一樣。在剛換裝的初期,美國的事故率非常多,甚至有一段時間天天死飛行員,天天出故障。后來美國發現飛行不能這么降,因為考慮到噴氣式飛機的特性,現在的要求是我在噴氣飛機接艦的一剎那要把油門加到最大。這個防止什么呢?如果勾沒有勾到阻攔鎖,還可以再起飛一次。按照一般人的考慮是應該減油門,如果我們不實驗一下的話,我們很可能不知道,像這樣的經驗,恐怕還是有很多是要慢慢摸索的。

  [主持人]:我們國家的這一艘遼寧艦很多網友會拿它和印度現役的“維拉特”號航母對比,我們知道印度還購買了俄式的二手航母,這是一個非常騎虎難下的舉措,跟這些航母相比有什么優劣之處,誰的戰斗力會更強一些?

  [崔軼亮]:這個問題很多網友很關心,但是這么比對的話不是很科學,因為印度現役的“維拉特”號排水量是2萬多噸,它在買俄羅斯的二手航母,現在叫“維克拉馬蒂亞”號,這個排水量是4萬多噸。我們的“遼寧艦”同級艦“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這一級排水量接近6萬噸,噸位在那里擺著,只要你的艦載機處在一個水平線上,沒有出現代差的話,沒有說印度人得到一款超級先進的艦載機,而我們沒有得到同樣性能的艦載機,只要沒有這種情況的話,很明顯你的航母排水量大,載得飛機多,你的飛機性能又差不多,那排水量大的肯定占優勢。尤其還要考慮到印度現在的“維拉特”號航母搭載的不是常規起降的艦載機,那個艦載機是垂短飛機,它的空戰性能比較有限,航程也比較有限,速度也很有限。速度破不了音速,但是其他大部分正常的艦載機都是輕松破音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比對方法不是特別科學,但是可以肯定的,只要這幾個艦都具備戰斗力的話,我們“遼寧艦”肯定比那兩個要好很多。

  [主持人]:剛才提到“遼寧艦”會裝載很多的武器,包括雷達等等。我們知道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上配備反艦導彈,我們的航母有沒有必要配備此類的武器裝備?

  [崔軼亮]:為什么“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會裝備反艦導彈,又要講蘇聯海軍的歷史,因為“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之前,蘇聯海軍的航母實際上是反潛航母,蘇聯海軍賦予它的兩個使命,第一你要在遠洋做反潛作戰,你要反對手的潛艇,第二要保護蘇聯海軍本身的部隊能夠順利出遠洋作戰。后一個要求就要求這個航母必須具備攻擊敵人反潛艦艇的手段,所以蘇聯人在這個邏輯之下,他在反潛航母上裝備了大量重型的反艦導彈,一直到“庫茲涅佐夫元帥”之前,這四艘反潛航母全部都是這種配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蘇聯當時的反潛航母,雖然有艦載機,但是我自己認為這個艦載機很不成氣,沒有什么戰斗力,本身的設計也在那里局限,就導致這個航母必須執行反艦任務,艦載機又不堪用,必須采取別的辦法,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裝重型反艦導彈。到“庫茲涅佐夫元帥”航母上,它的使命已經有一些變化,蘇聯海軍對它的任務要求你是一個防空航母,也擔負一定的反潛任務,是兼顧航空和反潛的航母。

  [崔軼亮]:在這時候,蘇聯的水面艦艇部隊已經有很多可以發射重型導彈的艦艇了,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再搭載反艦導彈已經有點兒雞肋的味道。一方面因為你已經有一些足夠的平臺了,另一方面,我們知道航母最主要的武器是艦載機,但是搭載這么大一個龐大的系統,又占空間、又占數量,肯定影響艦載機的搭載數量。再一個我們看到“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發射口在甲板跑道上,如果這個導彈發射甲板上起飛作業就不要操作了,整個甲板的作業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我為什么說是雞肋的問題,因為作為一個6萬噸的航母,本來已經有條件把艦載機搭載反艦導彈,變成一個更有效的反艦武器,甚至比重型的反艦導彈更有效,因為只要計算打擊半徑,我用飛機搭載反艦導彈的打擊半徑甚至比重型反艦導彈的作戰半徑要高出一倍左右。哪個有效率?當然很明顯了。我個人認為,本來蘇聯應該充分發揮艦載機的特性,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你們又延續了很保守、很頑固的老設計,我不太理解。蘇聯解體之后,蘇聯很多專家也在質疑這個做法,你的重型反艦導彈實際上用處不大。

  [崔軼亮]:但是蘇聯解體之后很久的事情了,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經濟不好,顧不上再發展航母,艦載機很長時間里,即便到現在都沒有形成像樣的作戰能力,到最近有俄羅斯專家評論說,幸好我們裝備了反艦導彈,要不然我們的航母艦載機不能用,再沒有反艦導彈,我們的航母還能干嘛?這是很好玩兒的話,之所以把這個話和網友分享就是強調艦載機是航母的核心,其他的航母任何配備都應該圍繞這個核心發展,千萬不應該像“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這樣,因為延續傳統,或者是無論如何,搞了一個這么占地方,但是效能又不如艦載機的占艦載機的資源,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崔軼亮]:第二個問題,回到中國海軍身上我們有必要這么做嗎?我覺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我們應該回歸航母的本源,如果我們要考慮反艦作戰的話,用航母的艦載機搭載反艦導彈會比這種搭載重型導彈效率高很多。

  [主持人]: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崔軼亮主編做客演播室,跟我們聊了這么多關于中國航母改造包括艦載武器的一些問題。再次謝謝您的光臨,我們也謝謝各位網友的收看。下期節目再見。

    [崔軼亮]:再見。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遼寧艦艦島。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遼寧艦飛行跑道。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中國自行研制的殲15艦載機或稱為中國第一批艦載機。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國產殲-15艦載戰機細節。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俄羅斯幫印度改裝的戈爾什科夫號二手航母。

解讀遼寧艦武器系統:無重型反艦導彈因用處不大

資料圖:印度海軍二手俄制航母海試圖。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上思县| 隆尧县| 色达县| 常山县| 江城| 永德县| 汤阴县| 连江县| 阿尔山市| 延川县| 郑州市| 博乐市| 高安市| 威远县| 临猗县| 德兴市| 江口县| 孟村| 衢州市| 资兴市| 华亭县| 安新县| 泰宁县| 苍梧县| 武隆县| 仁怀市| 莎车县| 乌什县| 新民市| 绍兴市| 江永县| 宁国市| 偃师市| 淮北市| 建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海伦市| 克东县| 锡林浩特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