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如何,紅鯉“把關”
在洪江河值班室的院子里,記者看到了一個面積不大的水池,兩根塑料水管正向里注水。據值班室的班長閆乃叢介紹,這個水池里養了觀賞性紅鯉魚,不過這可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通過它們來看原水的水質。“這個水池一分為二,一個是注入大沽河流域的原水,一個則是引黃濟青的水。每個池子里各養了25條紅鯉魚。”閆乃叢告訴記者,因為這里是原水進入市區水廠前的最后一道關卡,
在聽閆乃叢介紹過程中,他給記者打開水池上的過濾網,但記者卻啥也沒看見。這引來了記者疑惑:“里面的魚呢?怎么不浮上來?”閆乃叢笑著告訴記者,臨近中午的時候,陽光照射強,鯉魚不喜歡在水面上游。“其實,我們最怕的就是魚浮上來,因為魚一旦上浮,多半是意味著水質出狀況了。”閆乃叢說,雖然從這里流過的水會進入水廠做凈化處理,但值班室首先要保證原水的水質達標。“如果哪個水池的魚出現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對原水進行檢測并上報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必要時會關閉水閘,加大另一路原水的供應量,確保城區用水正常。”
閆乃叢向記者介紹說,為了確保水質達標,原水流過閘門前,會有一道攔污篩進行截污,主要是把大件的垃圾像飲料瓶、塑料袋等截下。“記得有一年,從大沽河流域來的水里漂滿了蘿卜,我們不得不連夜打撈,一天下來清理了好幾噸。”
30名護衛隊員守護暗渠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島城市區的供水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水輸送。在洪江河值班室的上游,有近90公里的暗渠承擔著原水的輸送任務。為了保障暗渠的暢通無阻,市海潤自來水集團原水分公司成立了一支30人的護衛隊,中隊長宋德橋向記者講述起他們工作的責任和艱辛。
宋德橋告訴記者,這些暗渠絕大多數分布在荒郊野外,有的在農田里,有的在樹林里,全部建于地下。“由于暗渠直接關乎供水安全,我們這30名護衛隊員擔負的責任很重。”宋德橋說,這近90公里的暗渠被劃分為4個分隊巡視,每個分隊負責20公里左右。以前因為沒有車,隊員們有的騎自行車、有的騎摩托車下到田間地頭。現在配上了面包車,能比以前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