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家電維修門檻低缺規范 商家試水繳費延保
沒有人質疑家電維修市場的巨大潛力,100%的彩電擁有率、70%的電冰箱擁有率、55%的洗衣機擁有率……各項數據乘以青島870萬人口的巨大基數,都等于一個超大消費需求所支撐的新經濟增長點。然而想要挖到這桶金還得有“金剛鉆”,從傳統的廠家“賣”服務,到日漸成熟的第三方服務商,再到方興未艾的賣場延保,進入新時代的家電維修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凈化市場
家電售后維修這把“槍”,今后將由誰來接?
廠家:
本土“經典”很難模仿
從線下打到線上,從電視打到空調,家電廠家之間的 “價格戰”,如今在消費者眼中已是家常便飯。而“金牌售后”、“24小時無障礙服務”、“全程無憂服務”等各類形式的售后“服務戰”,則成為了各廠家新的角力點。
“我們的家電產品都是24小時保修,而且保證家電顧問一對一服務。”在蘇寧電器海爾電冰箱專柜,記者了解到,售后服務成為了海爾冰箱獨占市場大半份額的法寶。作為本土家電品牌,如海爾、海信等都將售后服務作為了發展本土市場、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徑,與外地家電品牌相比,本地家電品牌售后服務相對更讓人滿意。但是對于這種基于地域優勢的廠家專營售后服務方式,并不具備全行業推廣的價值。對此,康佳電視銷售代表齊先生解釋說,青島家電市場,尤其是電視、冰箱和洗衣機等長期處于本土品牌的“統治”之下,外地品牌的發展一直處于強壓之下,“現在很多品牌做青島市場都是賠錢的,主要是為了做出島城的渠道,以推動其他地區的銷售業績。”齊先生解釋說,在這種市場份額較低的弱勢區域,就失去了支持廠家建立自屬客服中心的基礎,“建立廠家自己的客服中心成本過高,獲得的市場收益不劃算。”因此大部分的家電廠家還是選擇 “特約維修”的方式。從實際效果來看,委托第三方實施的“特約維修”大幅度節省了家電廠家的成本,然而由于管屬權的問題,廠家并不具備直接管理、控制第三方售后服務質量的能力,難以從體制上杜絕小病大修、沒病亂修、隨意換件等諸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