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服役的老電梯傷不起
武漢一處工地升降機發生墜落,造成19人死亡的慘劇,引發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關注。記者昨天走訪本市多處高層建筑察看電梯使用情況,發現中山路一處寫字樓內的電梯的檢修時間已經過期,但依然在繼續使用。“這電梯經常壞,有一次兩部電梯同時壞了,我爬上20樓。”在這里上班的一位小伙子說。
舉措
加強特種設備檢查
昨天上午,記者聯系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他表示與電
目擊
電梯檢修期已過
昨天下午1時,記者先后走訪市南區多處高層建筑,其中包括兩處曾經出過事故的電梯,但這些高層建筑內的電梯都做到了按時檢修。在延吉路一處小區,一名住戶告訴記者,他就曾經兩次看到電梯被暫時停用檢修,而且平時乘坐感覺也很安全。
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又來到中山路上一處寫字樓,這里的電梯此前就曾在運轉過程中“罷工”,將乘客困在其中。
記者進入電梯后,發現電梯內部檢修登記牌標注的 “下次檢修時間”為今年的6月23日,距離昨天已經過期兩個多月。記者隨后撥打電梯內預留的維修電話,詢問有關電梯維護問題時,工作人員馬上詢問:“你們被困在電梯里面了?”記者表示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但是發現電梯檢修已經過期后,工作人員立刻表示電梯質量絕對沒有問題,稱“已經做過檢修了,只是青島電梯那么多,檢修報告還沒有出來”。而根據本市質監部門要求,這樣做已經屬于違規。
“這里的電梯經常出問題,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坐電梯總有些提心吊膽。”一位乘坐電梯的小伙子告訴記者,去年電梯總壞,有一次兩部電梯同時壞了很久,“我要到20層,沒有辦法,只能一層一層爬。”
互動
舉報身邊“病電梯”
????隨著城市的發展,電梯幫助人們實現高樓內部快速升降,人們對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你身邊的電梯怎么樣,是否做到按期維護,今天起就可以發送短信到記者手機15964957579來 “舉報”。(記者 段海鷹 見習記者孔德虎 攝影報道)
????還要流多少鮮血?
????樓倒了,我們開始反思建筑質量問題;橋垮了,我們開始調查分析事故原因;車翻了,我們開始關注校車問題;結石了,我們開始徹查三聚氰胺;發水了,我們開始重視排水問題;人死了,我們開始反思臥鋪車……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各種人禍中,我們不斷“反思”,不斷“交學費”,不斷“吸取教訓”,不斷“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然后……啪!
????電梯又掉下來了!
????于是,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關注、新一輪的強化檢查、新一輪的……等待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然而我們想問:早干什么去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在電梯掉下來之前就有一個常態化的、制度化的風險控制體系和質量安全監管呢?更何況,電梯并不是第一次掉下來!我們之前已經掉過很多次了啊!
????制度漏洞,很多時候比天災更可怕。我們為此已經付出了太多的鮮血,然而卻并沒有長多少記性。(記者 趙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