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童身患絕癥彌留 母親捐獻幼小遺體
治療 病情惡化瞞著公公婆婆
此后,在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小泉泉接受康復治療,3歲時,還進了幼兒園。“去年9月份開始,孩子病情開始惡化,經常嘔吐,甚至走路都站不穩。”李海燕說,期間,她帶著兒子幾乎跑遍了島城大大小小的醫院。今年3月7日,又是一個讓她終生難忘的日子,當醫生看過磁共振結果后,告訴她,“你們找更好的醫院吧!”一聽之
“我不相信,不相信……”李海燕說,她又托朋友帶兒子去了另外一家醫院,診斷結果為髓母細胞瘤。“公公婆婆都60多歲了,還常年有病,我怕他們承受不了打擊,一直沒有告訴他們結果。”李海燕說,結果剛出來,她獨自承受著痛苦,甚至沒和丈夫說。可后來,實在瞞不住了,因為一場手術,她必須讓老人作出決定。當時醫生提醒說,如果做手術,還可以延長孩子的生命,但手術有極大的風險。“哪怕是讓孩子多活一天,手術也要做。”一家人達成共識,手術如期進行。
手術是順利的,手術后,小泉泉曾一度和平常人一樣生活,甚至可以下地走路。直到今年8月份,家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還是出現了,泉泉的病情再度惡化,時至今日,連坐立的力氣也沒有,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隨時有生命危險。
痛惜 看著兒子舍不得眨眼睛
“這幾天,我天天盯著兒子的臉看,想想他不久就要離我而去,我甚至舍不得眨眼睛。”李海燕說,這段時間,也有好多親戚朋友勸她,“再生一個吧,還有個寄托。”可在她心里,兒子泉泉永遠無法替代。“我現在沒有心情去想未來,只要孩子還有一口氣,我們就一定要堅持給他治下去。”
“兒子遺體捐獻是我的決定!”李海燕擦了擦眼淚堅定地說,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兒子的眼角膜捐給其他的孩子,這樣,看到被捐獻孩子的眼睛,就像看到自己的兒子一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具體怎么捐獻,還要看配型情況和器官的情況,但他們會盡量滿足一個母親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