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一是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方面,財政資金對擔保機構的擔保補助實行基數內按照不超過1.5%的原比例補助,新增部分不超過2.5%的比例補助。并將每家機構補助上限由原來不超過1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二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低收費貸款周轉金規模。市財政按貸款周轉金0.3%的比例補助中小微企業。三是完善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市財政籌集3億元信用保證金,用于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對藍色、高端、新興板塊及其他市政府重點支持發展領域的新增信用貸款,承諾風險補償比例提高至5%。四是明確融資租賃補貼方式,對通過融資租賃渠道融資的小微企業,按不超過融資額2%給予補助。五是增加了融資服務體系、信用體系建設、小額貸款公司建設等內容。上述支持企業融資政策比原市已出臺政策力度融資扶持政策都有新的突破。進一步明確了擔保補助、貸款周轉金補助、風險補助、融資租賃補助的方式和額度。
促進創新發展
一是培育小微企業發展梯隊,推進中小企業“百千萬成長工程”,扶持“專精特新”和科技型小企業,將“專精特新”小微企業認定工作與資金扶持銜接,不斷壯大“專精特新”小企業發展群體。二是通過培育扶持創新型小微企業和落實加計扣除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三是引導小微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與以往政策相比,我市將進一步加大中小微企業成長梯隊建設,支持和扶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和結構調整,按照我市經濟發展特色,引導小微企業重視品牌建設。
支持多渠道開拓市場
增加支持小微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內容,首次提出了對小微企業參加國內專業性展會給予扶持。引導小微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鼓勵小微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拓展市場。
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針對小微企業管理薄弱的實際,實施小微企業管理提升計劃,引導鼓勵小微企業利用管理咨詢機構提高管理水平。引導小微企業依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做好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管理人員培訓工作。
促進集聚集約發展
針對小微企業普遍反映的用地難和我市產業發展集聚度不高的實際,明確加快小微企業產業園建設的意見和支持政策。支持各類投資主體集中建設標準廠房,對達標園區給予補助或股權融資扶持,優先安排小微企業產業園(基地)土地指標。建設千萬平米科技孵化器,引導小微企業創業孵化。
加強公共服務
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升級改造市級服務平臺,建設和完善小微企業聚集園區服務平臺,發展社會化專業平臺,完善三級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鼓勵支持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開展面向小微企業的服務。建立小微企業按季度、分行業統計監測制度。發揮市促進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將小微企業發展工作列入各區市和部門年度考核。加強輿論引導,做好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幫助小微企業知曉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項陽青主任介紹,10月份,市優化環境領導小組將組織對國發14號文件和本貫徹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考核,提高各級扶持政策的到位率。建設政務與專業化服務相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實體平臺與網絡信息平臺協同的服務平臺,努力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圍繞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打造小微企業成長梯隊、小微企業產業園建設、小微企業品牌建設等重點工作,創新工作理念,突破瓶頸問題,努力營造全市適宜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的環境,真正使小微企業成為推動我市經濟強勁發展的內生增長力。 (劉惠)
|